整体|推进“双减”迫切需要学校整体治理、提质增效

引发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的“双减”政策出台以来 , 广大中小学正按照有关部署深入推进 。 在师生看来 , 这一政策不仅重新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共属性 , 将教育主导权还给了学校 , 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家长减轻了经济及精神负担 。 应该说 , 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前景可期 。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 一些学校、教师及家长并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 存在被动落实、机械应对等现象 。 那么 , 学校该如何发挥好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呢?
尊重教育规律 , 构建良好生态 。 曾几何时 , 一味追求学业成绩成为教育生活的主流乃至唯一 。 在很多地方 , 教育丧失了理性、自然、平和的品质 , 逐步演化为盲目狂热、急功近利的技能训练营 , 包容差异、以平常心对待教育的良好生态被破坏了 。 因此 , “双减”首先需要摒弃“立竿见影”的观念、“揠苗助长”的做法 , 理性冷静地捍卫教育的原点精神 , 用质朴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 , 在常态的教育坚守中回归正常、静待花开 ,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自主、可持续发展 。
整合教学内容 , 塑造高效课堂 。 “双减”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学校的课堂教学问题 。 课堂教学优质 , 学生才会卓越 。 落实“双减”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 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 ,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 同时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 ,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使学生能够以自身的成长节奏学习 , 健康成长 。
推进系统治理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课后服务延长了工作时间 , 教师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 。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系统思考、综合治理 , 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 同时引入增值评价 , 不搞平均主义 , 形成“要想减负成功 , 先为教师减负”的基本共识 ,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 使教师把“双减增效”内化为自觉的日常行动 。 目前 , 已有学校实行教师轮流课后服务、弹性上下班等制度 , 值得借鉴 。
因地制宜 , 创建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 课后服务质量决定“双减”成效 。 课后服务绝不是简单地看住孩子、解决放学后无人接的问题 , 而是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挖掘潜能 , 发展其核心素养 。 课后服务可以分两种:正常下班后的托管看护、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社团活动等普惠性服务属于基本服务 , 费用可由政府财政保障;同一时间的特长发展、拓展延伸、兴趣小组以及延时和暑期托管等个性化服务属于拓展服务 , 通常可采用成本分担机制 。 因此 , 学校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优化形式、创新载体的同时 , 应多方协商、量力而行、因地制宜 。 目前 , 有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引领下同共青团、工会、社区等联合开展课后实践活动 , 并吸纳大学生、退休教师、能工巧匠等参与 , 效果良好 。
相互理解 , 塑造包容的家校合作共同体 。 以往 , 一些家长把家庭教育的责任交给校外培训机构 , 如今家庭教育回归 , 只养不育的时代结束了 。 作为一场观念和行动上的革命 , “双减”不仅需要家长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 , 同时也需要与学校真诚合作、协同育人 。 家校应加强沟通 , 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上保持基本一致 。 学校应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给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 , 让家庭与学校互补 , 避免家庭增负、教育低效 。
(楚江亭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特色发展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成长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20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