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三期回顾:“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 四 )


儿童的一日生活本质上是教育性、整体性的存在 , 具有游戏性、此在性、文化性、人化性、完整性等方面的特征 。
为何要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
彭茜教授认为 ,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要从对儿童生活无视的主知主义倾向以及只关注规训的控制主义倾向中跳出来 , 看到儿童一日生活本体性和教育性价值 。 本体性价值是指一日生活的目的在于生长、发展和生活本身 , 对儿童来讲,没有比生长更重要的目的,儿童的一日生活不应受功利性支配 。 教育性价值则是指儿童一日生活要积极地回应与支持儿童 , 让幼儿在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得到学习与发展 。 最后 , 彭茜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以儿童生活经验为逻辑起点、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特殊性 , 更需要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 。
如何才能更好地“看见儿童一日生活”?
彭茜提出首先要转换视角 , 她提出教师要做到“3H”:做儿童做过的事(hand) , 共情儿童所思所想(heart) , 反思性实践(head) , 从而真正从成人视角切换到儿童视角 。 彭茜教授还指出可以通过“马赛克”方法倾听儿童的声音 , 借助儿童“看见”理解儿童 。 其次 , 彭茜教授希望教师在儿童本位的基础上 , 确定看见儿童一日生活的立足点——育人为本 , 从追随儿童的兴趣到引导儿童的兴趣 , 将成人珍视的东西转换成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将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扩展为更有价值的东西 。 最后 , 彭茜教授提出教师还要看见儿童一日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及其意义 , 挖掘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 , 理解儿童一日生活的意义 , 最终提升儿童一日生活的品质 。
最后 , 彭茜教授为教师“看见儿童”后如何更好地支持儿童提出了建议 , 她结合清秀幼儿园木头龙工地活动的案例 , 指出教师要了解儿童 , 根据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情境 , 为幼儿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 给予幼儿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形的指导 , 帮助幼儿总结提炼 , 形成完整经验 , 与幼儿一起建构知识 , 教师还要联络家长、社区 , 为幼儿的探索活动留出足够的空间 , 最终看见、追求、支持儿童的兴趣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
观察总结:追随儿童一日生活进行课程创生
王水发副局长连续三期担任论坛的特别观察员 , 他从罗湖区清秀幼儿园一日生活实践、学员合作学习情况、专家启示三个方面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和点评 。

幼儿|“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三期回顾:“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
文章图片

王水发副局长用“1+3+1”梳理了清秀幼儿园一日生活实践经验的启示——
第一个“1”:作为管理者要看见教师、赋权教师、赋能教师;
“3”:作为教师要坚持儿童本位、对一日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精准归因、协同解决;
最后的“1”:看见儿童意味着要看见儿童的生活、看见儿童的课程、最终促进儿童的深度学习 。
他充分肯定了现场学员的参与、思考和分享 , 四个小组最终形成了一份极其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分享单 , 每位学员都能从分享单中获得多角度的启发 。
王水发副局长回顾了彭茜教授的讲座内容 , 整理了三场论坛活动中张俊、李敏谊、彭茜三位教授对“看见儿童”的解读 , 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看见儿童”的内涵 。 他希望全体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实践《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 , 真正做到在一日生活中看见儿童 。
最后 , 王水发副局长指出 , 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 , 就要追随儿童的一日生活来进行课程的创生 。
“要同时解放儿童和教师的时间 , 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支持、陪伴儿童的成长 , 促进儿童深度学习;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他们的游戏、探索之中 , 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 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