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粤语交流在广州已逐渐减弱?专家建议加强粤语传承,助力大湾区文化认同( 二 )
广州本土为青少年提供的公共服务所倡导的文娱活动基本不用粤语 。 尽管有大量粤语节目 , 但面向少年儿童的节目全部用普通话播出;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开展游客互动活动大部分以普通话为交流语言 。 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亲子间难以用粤语交流 , 粤语文化及粤语系传统家风越来越难在广州孩子心内扎根 。
深深吸引青少年的动漫、电竞等新兴网络娱乐文化难觅粤语踪影 。 代表年轻与活力的动漫、电竞产业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 且成了业余娱乐的主角 。 然而所有动漫、电竞发行的都是普通话版 , 或宁愿高薪为进口产品聘英、日配音 , 能全程用粤语配音的屈指可数 , 本土的网络直播也少用粤语 。 目前在自媒体时代的社交平台上 , 粤语的传播力度相当弱 , 潮流文化中粤语的式微 , 加速消除青少年传承粤语的意识与责任感 。
新广州人难觅规范的粤语教学服务 。 近年广州市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 , 越来越多外地人才进入广州生活与工作 。 新广州人想学粤语 , 难觅规范的教学服务 , 粤语老师基本没有专门机构开展资格审查 , 也未见标准粤语教材 , 市民自学粤语只能通过市井传授 。
建议:广州学校推普之余 , 为粤语传承预留空间
课题组首先建议政策导向在推普之余 , 放松对师生课余时间方言交流的监管 。 建议学校在推广普通话之余 , 有政策导向不再要求学生“校内不准讲方言”的意识 , 尽可能放松师生课余时间方言交流的监管 , 为粤语的传承发展留点空间 , 让新一代广州人在传承普通话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同时 , 肩负起引领粤语文化传承的责任 。
评估学校校本课程水平时 , 大比例倾向以岭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德、美、体育等课程 。 建议广州学校校本课程大比例倾向岭南文化的传承教育 , 让广州传统的家教、家风配合学校的美育德育培养 , 达到家校同心、同步 , 让以粤语为母语的学生进一步提升粤语文理、让成为新广州人的学生尽快熟悉居住地百姓生活 。
目前 , 广州中小学除了粤剧 , 其他粤语文化教学活动并不多 。 建议将广州市越秀区学校推广不忘传承岭南文化的有效措施 , 扩大到市内其他行政区的学校 。 近年 , 越秀区中小学在创建粤语文化活动品牌方面成绩斐然 , 推出了包括校际“粤语讲古”大赛、“粤语童谣”大赛、“粤语填词”比赛等 。 建议将这些粤语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推广至南沙区、荔湾区和海珠区 。
文章图片
此外 , 课题组还建议不断提升粤语文化活动品牌的认知度及影响力 ,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学校之间粤语文化交流活动 。 市内各区各学校可依托成熟的粤语文化活动品牌 , 定期邀约港澳学校共同开展粤剧、粤语歌咏及其他粤语文化比赛 , 不断提升活动品牌认知度及影响力 , 以歌为媒、以艺结友 ,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校际间粤语文化交流活动 , 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
按一定比例增加粤语主持和粤语配音
粤语并非简单的方言 , 较多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 , 拥有完善的文字系列 。 课题组成员指出 , 可以使用汉字表达 , 用粤语讼读古诗词 , 其韵律更能贴近诗词的章节;粤剧、粤语童谣与粤语说唱一起构成了丰富的岭南音乐文化;岭南地区的家风家训为粤语传承积累了许多阐述务实、孝顺、节俭、勤劳的民谣 , 因而粤语也是一门艺术 。 这一系列文化艺术 , 建议由主流媒体及公益文化单位广泛传播 。
推荐阅读
- 考生|报考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比春运抢票还难?
- 教师|南阳市第十九中学新入职教师经验交流会
- 学科|潍州麓台学校学科交流凝智慧强课提质共前行
- 人文|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汉语桥”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启动
- 思政建设|广州大学召开2021年课程思政建设总结表彰与经验交流会
- 交流|蜀麓小学开展“百名教师千家行”家访活动
- 求职|南充开放大学建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 普通话|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区分与对比
- 教育部|公示!2021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
- 交流|烟台开发区二中阳光体育节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