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父母丧失养育的直觉,形成了当下育儿领域的公共性危机( 五 )


族中一位当老师的家长说 ,“有一次 , 一个小孩翻墙进学校 , 破坏了防盗窗进到教室 , 把班里同学的书包扔得到处都是 , 老师批评了她 , 但家长气势汹汹来问罪 , 要告老师当众羞辱” 。
老师教学时一不小心就落一个“变相体罚”的“罪名” , 大声批评学生 , 可能就是“讽刺性呵斥” 。 在这种情况下 , 老师只能得过且过、明哲保身 , 放弃教育的天职 。 对于风险的排除 , 必然导致成人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 , 并让孩子错失成长的机会 。
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提到父母之爱的过度和误用造就了“一些早熟的果实 , 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 而且很快就要腐烂 , 造就了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
现代教育倾向于把年轻一代逐渐同成人世界隔离 , 剥夺了他们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 , 增加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 , 窒息了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 导致了个体性的丧失 , 也导致了成人缺乏公共精神 。

社会一方面把年轻人从成人世界中排除出去 , 另一方面又想把年轻人训练成合格的成年人;一方面推宕年轻人责任期的到来 , 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有责任感 。 这种前后矛盾、具有间断性的过程 , 铸造了一批顺从、随和、充满着保守安全意识的成年人 。
在这种背景下 , 巨婴和小大人在封闭的家庭中陷入了互相依附状态 , 这种基于依附而生长出的“爱”缺乏公共精神 , 妇女和儿童从公共生活中退出 , 男性从家庭生活中退出 , 家庭生活里失去了公共的精神 , 公共生活里没有了家庭的温情 。
对于儿童的爱 , 要超越私人家庭的边界 , 把儿童和成人重新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 引向公共生活 。 不过 , 比起传统社会和集体化时代的儿童 , 网络新生代取得了更多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 , 取得了身体和爱情相对自主的决定权利 , 这种进步如果加上公共生活和严肃精神生活的重建 , 就意味着童年和教育走向了新的时代 。
原作者 | 安超
编辑 | 申婵
导语校对 | 柳宝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