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科院士|复旦大学李骏:苦恼和快乐都来自数学
文章插图
李骏,1982年本科,1984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1998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他是国际知名的模空间理论研究专家,1993年获Terman fellowship; 1995年获Sloan fellowship; 1994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邀请报告;9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1年获晨兴数学奖金奖。
对今年的新晋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骏来说,生活中的愉悦和苦恼都和数学有关: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那些显露数学之美的新发现,都会让他感到无比愉悦;而他的苦恼是,很多时候,很难把在研究数学中感受到的美与他人言说。
从海外归来、全职到复旦大学工作之后,他被列为“复旦大学数学系学生在本科阶段必须听课的好老师之一”。
他任职所在的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今年以来已经在数学界的四大期刊上发表了5篇文章。要知道,这四本顶尖杂志,一年发表论文的总数不过100篇出头。另有统计显示,在1998年至2017年,中国数学研究者20年间在四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亦不足百篇。
文章插图
数学需要想象力、直觉和灵感,逻辑只是用来扣上最后一环的工具
李骏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中的代数几何。但在他眼中,几何在人们生活的时空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大航海时代因海上导航需要出现几何,还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超弦理论的诞生,“基础数学研究总和应用相关,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
很多人认为,数学需要的是逻辑,但李骏却说,这样的想法和真正的数学相差很远。“数学最后才体现为逻辑的表达,但是前面更多的是猜测、想象、直觉和灵感”。
他坦言,数学的神奇在于,每一次重大研究过程中,总会有很多重要的直觉不见了,但是又会产生新的直觉,带你走向新的发现,感受数学的美妙。比如,在不可能存在联系的事情之间找到了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的联系,或者展示出一种令人震撼的规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在拓展数学研究的边界”。
但是,他的苦恼往往也来自于此。“都说数学是美的。我确实能够感受到的数学的美,却很难让一般人理解。”李骏坦言,数学家和大众之间,即便是和那些有一点科学头脑的人之间,有时真的有一道“鸿沟”存在。
很多时候,他在社交场合结识了新人,聊上两句,当别人知道他是数学家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感叹“数学,好难!”,然后“人家就不理我了,可能不知道该和我说什么吧。”
文章插图
做研究也许并不需要太聪明,但是需要艰难地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从而获得“新生”
内向、固执、不喜欢冒险、不属于太聪明的人——这是李骏对自己的描述。
“可能是因为内向,直到现在,我每次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还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因为不喜欢冒险,所以我从来不炒股。”至于聪明,李骏坦言,研究数学太聪明,倒未必是好事,因为太聪明的人一听到别人说什么,心领神会,能立刻进入到他人的思路中去。而数学需要创新,需要发现新的路子。
至于固执,在李俊身上最好的体现是投入在研究上的时间。沉下心来花费数年做一项研究,在他看来十分值得。
他最引以为豪的一项成果,就很“耗时”:前前后后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研究,始终没有突破,“每一次都感到路就在眼前了,但写出来看看却不满意”,直到有一天,灵感突然来了,直觉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而事后证明,直到他“很快”写完论文,也耗时整整两年。这项成果,就是他关于模空间退化的研究工作。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备考|大学毕业是该直接去上班,还是安心备考公务员?
- 北京市教委|翁铁慧调研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成绩|2022年神户大学工学部出愿信息早知道
- Offer|大学申请专题|英国大学网上申请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 毕业生|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新动向?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
- 姐姐|大学学费至少应翻十倍,目前学费太便宜了,便宜的让学生没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