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美国名校金融硕士多大几率能留美找到工作?


求职|美国名校金融硕士多大几率能留美找到工作?

在我看来 , 金融行业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价值、促成价值交换的过程 , 如高中书本里写的“惊险的一跃” 。 如果把求职过程中的自己看作是一个商品 , 如果都不能发现“读了那么多年书、见过这么多世面”的自己的内在价值 , 把这个价值成功地推销出去 , 还怎么期待以后进了公司 , 去促成新的价值交换呢?而促成价值交换 , 前提必须是准确的价值识别 。
首先 , 人需要不断地探索自己 , 也需要不断地探索环境 。
据了解 , UR , JHU , Brandeis , 包括UCSD留下来的可能都是10%-20%这种水平 。
金融类大部分留下的是做Quant的 , 意思是做商业分析的或者做风险的 financial risk modeling这种的 。 所以如果你不会编程的话 , 比如本科金融硕士会计 , 就难上加难 。
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死磕的那些人 。 一入学的那个秋招 , 大部分人是找不到工作的 , 你如果是MIT , Princeton yale columbia那几个finance的项目会好一些 。 需要不断的network不停的找才能找到 。 就是CPT用完可能还是找不到 , 启用了OPT继续找工作的大有人在 , 这件事基本是只要坚持是肯定能找到工作的 。
有的人看的是那种大公司 , 比如JP Morgan Credit Suisse Citi前台的岗位你想进去也困难(top 30中前排学校除外 , 比如MIT的去年11个进了高盛 , 60%的都是靠学校的资源) , 因为这些工作美国人也想做 。 公司雇佣你基本是两个逻辑 , 美国当地人做不了的 , 或者美国当地人并不想做的 。 而投行管理咨询这种 , 你回国可能能找到一个还不错的 , 但是美国难度就高很多 , 因为当地人也想做 , 还不用sponsor quant可以找到是因为那属于美国人做不了的(or不想做的) 。
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很多雇主打电话面试 , 第一句话问的是:Do you need sponsorship?如果说Yes然后电话那头是:I amsorry but we do not provide visa sponsorship电话就挂了 。 你需要工签意味着第一 , 雇主要多付很多钱 , 请律师的 , file H1B的 , 甚至是之后绿卡的 。 第二 , H1B的抽签率各个公司差不多也就50%的中签率 , 我们当时公司12个国际学生被sponsor了 , 但是一半是没抽到的 , 我问到的其他几个公司是类似的情况 , 所以雇主要承担可能你OPT用完就走人的风险 。
有人说了 , 那我找小公司吧 , 大公司很难给sponsor那我找小的 。 这件事得看运气 , 很多小公司可能一没财力 , 二没sponsor的经验 , 律师也不一定愿意给你请 。 大公司的话呢 , 竞争就比较激烈 。
很多公司招聘广告写的是不sponsor工签 , 这种要不要投?要! 有的雇主喜欢你的话会sponsor的 , 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 , 需要试 。
【求职|美国名校金融硕士多大几率能留美找到工作?】另外 , 坚持 , 也不是说瞎坚持 。 比如你投简历+network的量积累上去是一定有面试的 , 拿到面试前期是真的可能面不过去的 , 面不过去的时候要想自己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 比如是否是自我介绍不够出彩 , 对目标公司和岗位了解不够 。 这件事虽然是个number game但是也要尝试+反思两者结合才能找到工作 。 我见过有个学长 , 很努力的在找工作 , 一毕业就搬到大城市去了(罗村村的一塌糊涂) , 但是找工作就很辛苦 , 后面找了另外一个朋友一起琢磨了下为什么屡战屡败 , 发现他属于比如自我介绍说个不停的那种 , 就是特别长 , 长到对方不想听下去 。 你面试的时候也得观察下对方比如对你每个答案的反映 , 答案也不是每次都是死的 , 人家喜欢你的答案你就多说点 , 你感觉对方可能不喜欢你的答案就少说一些 , 面试要察言观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