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以体育人” 推动体教深度融合

30余种、149项 , 只要你想动 , 学校都提供 , “私人定制”体育菜单让青岛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青科大”)的校园处处散发着运动的热情和活力 , 体育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正在开展的第20届大学生“秋之实”体育文化节是青岛科技大学推进体育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 , 该项举措激发了学校“以体育人”的新动能、新成效 。
近年来 , 青科大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 对现有体育教育资源、载体、方式等进行系统整合 , 依托理念重塑、体系重建、价值重构 , 以体系化贯通、制度化联通、信息化互通、思政化融通 , 实现了“体”与“育”深度融合 , 撬动了体育教育的增值和体育综合育人的实效 , 探索出一条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新路子 。
重塑体育教育理念 ,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 在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看来 , 体育对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马连湘表示 , 青科大具有71年办学历史 , 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 形成了以橡胶为核心的办学特色 , 自强务实、艰苦创业、勇争一流始终是鲜活的办学基因 , 培养学生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 通过体育综合改革 , 引领近4万名学生在体育中锤炼吃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等体育素养 , 与“橡胶品格”特质形成了高度契合 , 丰富了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 也塑造了“爱体育·兴科大”的品牌 。
青科大校长、体育综合改革总负责人陈克正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 , 确立了‘拥抱体育·出彩人生’体育教育理念 , 构筑‘大体育’格局 , 以提高身体素质、提升综合素质、服务全面发展为价值引领 , 以学生终身受益为旨归 , 通过课堂、实践、联赛等形式 , 探索体育与德智美劳教育的有机融合 , 打造‘体育课程思政’体系 , 提升学生体质 , 锤炼意志品质 , 塑造健全人格 , 让学生拥抱体育、享受乐趣、终生受益 。 ”
学校确立了“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育人顶层设计 , 构建了组织领导、部门协同的运行保障机制 , 由学校负责体育等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工作组组长 , 由党委(校长)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参与 , 形成了全校“一盘棋”工作格局 。
为确保“三平台”有效实施 , 学校先后制定了《体育实践健身跑规则》《体育基本项目递进式评分标准》等一系列刚性制度 , 将学生体育过程和结果纳入人才培养全链条 , 将体育课、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学生评奖评优、升学毕业等挂钩 。
“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不达标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 这一‘硬杠杠’要求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 有效解决了体育锻炼参与度和覆盖面的问题 , 构建了人人参与的体育工作机制 。 ”该校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吕万翔介绍说 , 青科大设定体育课成绩由身体素质成绩40%、专项成绩30%、在线课程学习及课堂表现情况30%构成 , 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进取精神等 , 体现了体育育人成效评价“指挥棒”的作用 。
不少学生家长表示 , 这种学分制体育教育改革 , 让学生走出宿舍、少玩手机、参与锻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 有利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是新颖和有益的改革” 。
重建体育教育体系 , 实现“课堂+实践+联赛”一体化
体育教育组织方法手段上的滞后 , 导致学生课外体育实践和体育联赛组织管理复杂、计划性不强、参与度不高 , 这是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 , 如何突破这一“梗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