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从“彩虹家”到“彩虹节”

班级是学生生命成长、精神成长的体验场 ,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可以推动班级不断向好发展 。
————————————————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 , 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在班级实现 。 班级文化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育人职能 , 班主任除了负责学科教学 , 更肩负着通过建班实现育人使命 。 因此 ,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 基于此 , 我与学生、家长一起构建了温暖、和谐、积极、上进的“彩虹家”班级文化 。 其中“彩虹节”的创立 , 为班级文化建设再添一抹生机 。
为班级命名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 , 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 。 班级文化环境正是这样一个场域 , 学生在此受到动态的班级文化熏陶 , 它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场” 。
班级文化场域中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主观生命体 , 以及交往内容的客观非生命体四大角色要素共同作用 , 形成推动班级文化场域建设和班级组织运转的四大动力源 , 在班级文化发展规律的潜在作用下 , 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 , 最终形成合力推动班级进步 。 因此 , 引导与激发四个动力源 , 合力作用于学生生命成长 , 是班级文化场域建设的重要原则 。
从2019年学生入学 , 42个学生便与“7”这个数字结缘 。 无论到哪一个年级 , “7班”将会一直陪伴他们度过小学时光 。 我们之所以将班级命名为“彩虹家”也是取“七彩”之意 。 我与学生经过两年的磨合与班级建设 , 渐渐形成了“彩虹家”“112”的班级文化特色 。 第一个“1”是指一种精神 , 第二个“1”是指一种制度 , “2”是指两个特色活动 。 “精神”指班级核心价值 , “制度”是班级行为守则 , “活动”为班级文化实践 。 班级成立至今 , 我体会到班级文化场域建设的重要性 , 班级文化场域建设如何作用于班级优化、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与育人功能?
打造“彩虹家”班级文化
中关村三小的校训为“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 。 我在探索二(7)班班级文化场域建设过程中 , 根据学校校训、办学理念确定了班级文化场域建设的方向: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设宽松、整洁、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环境;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激励性的班级氛围 。 在实践过程中 , 我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场域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 在传统中挖掘新意 , 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
“彩虹家”的提出始于学生入学之时 。 尽管学生刚刚入学 , 不具备充分的表达能力 , 但学生是教育主体 , 是班级生活的主要参与者 ,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 为更全面听取学生的意见 , 让学生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 我通过家长委员会收集学生在课堂上未表达的意见 。 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 , 我们有了自己的班名、班训与班级logo , 奠定了“彩虹家”班级文化的基础 。
为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班级秩序 , 升入二年级后 , 我们商讨制定了班级行为守则——彩虹家公约 。
老师击掌我安静
别人讲话我聆听
诚信友爱负责任
【文化|从“彩虹家”到“彩虹节”】声音大小分得清
早读到校心情好
楼道安静不打闹
午餐吃饱不打包
路队跟紧会礼让
作业按时尽快改
数学阅读有特色
学具管理要仔细
他人物品别乱碰
做好卫生讲防疫
彩虹之家才美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