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减”背景下,如何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双减”无疑是今年教育界的最大热词 , 它在各个层面带动的讨论甚多 。 笔者认为“双减”只是手段 , 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教学回归常态 , 让教育回归常识 。
建设书香校园应是学校教育的常态
促进儿童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 是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阅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 2012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以来 , 倡导“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近两年 , 中宣部和教育部在促进阅读上 , 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 例如 , 2019年10月 ,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10月 , 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2021年4月 ,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 , 这个管理办法在横向上是“五项管理办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中的一个 , 在纵向上又是教材管理办法和教辅管理办法的延续 , 表明党和政府对学生“精神食粮”的高度关注 。
在具体措施上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受教育部的委托 , 研制了两个重要书目:一是《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共300种 , 二是《幼儿图画书推荐书目》共347种 , 为解决长期困扰学校的“读什么”的问题 , 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
在学术界 , 也不断有教育学者呼吁重视儿童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 例如 ,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就认为 , “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素养最有效、最直接、最便宜的路径” 。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 “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 书香校园是书香社会的基础” 。 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 经过多年政府和民间持续推动儿童阅读 , 儿童的阅读率不断上升 , 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 。
来自国外的多项研究也表明: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 ,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 ,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 扩大阅读面 , 增加阅读量 , 提倡少做题 , 多读书、读好书 , 读整本的书 。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统编语文教材 , 为了实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课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理念 , 小学教材设立了“快乐读书吧”板块 , 中学教材设立了“名著导读”板块 , 推荐了一批学生书目 , 讲授了一些整本书阅读方法 。
综上 , 推进儿童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是学校的应有之义 。 在“双减”背景下 , 学校排除了办教育上的一些干扰 , 更应该集中精力把阅读抓好 。 有的学校开启了“三点半”课后延时服务 , 应该把体育和阅读作为最重要的两项内容来抓 。
建设书香校园的四个基本点
儿童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 。 就阅读场地而言 , 有学校、家庭、图书馆等多处 。 学校无疑是儿童阅读的主阵地 , 建设好书香校园是重中之重 。 如何才能建设好书香校园呢?
1.改革学校的阅读课程
课程改革以后的阅读课程 , 还存在一些问题 。 例如 , 教师只教教材 , 而不是用教材来教 , 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效率偏低 , “少、慢、差、费”现象突出;阅读方法很难迁移到生活中的阅读;多以讲解、朗读、背诵来代替对文本的思考;以重复刷题来代替阅读 。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中 , 学校的阅读课程应该以教材为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建构起单篇、群文、整本书、主题书完整形态的阅读课程;在学习内容上 , 学生不只是了解文本内容 , 还要通过文本学会阅读策略;在教学方式上 , 教师由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 , 更多地转向以“理解”为中心进行教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