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鑫|十年攻坚!中国“儿童版”卫生行业标准覆盖80%常规检查( 三 )


彭晓霞介绍,为了保证筛选出健康的儿童,项目组在征得家长知情同意后,对所有健康儿童志愿者先后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排查等程序,排除先天性疾病、慢性系统疾病、肥胖、两周之内发热及罹患各种急性疾病等身体异常情况的参考个体。在血液采集前,入组的儿童还要经过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建立参考区间后,我们又重新招募了7557名儿童青少年,完成了参考区间的盲法验证。”彭晓霞说,在对参考区间验证时,他们按照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性别、年龄亚组划分标准,将验证数据划分亚组后,对各地区的验证数据分别与相应亚组的参考下限与上限值进行比对。当超出参考区间范围的验证参考值所占比例大于10%时,则提示该参考区间可能不适用于该地区。
在获得满意的验证结果后,为了确认参考限值的专业可行性,团队还多次征求临床专家、检验专家、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家的意见,最终确立了参考区间。长期以来,儿童检验指标没有参考标准的“卡脖子”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我们由衷地感谢每一位小志愿者,正是你们贡献出的点滴热血,让儿童参考区间的建立和推广有了坚实的基础。也许,当你们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回过头来看,更能体会我们联手一起做的这件事,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有多重要。”倪鑫感慨地说。
以科学矫正成见
不久前,刚当上妈妈的范遥忧心忡忡地来到儿童医院咨询。女儿出生不久就因脑膜炎住院治疗。新生儿病房不能陪护,只有两周大的宝宝独自在病房里治疗,新爸爸、新妈妈每一天都活在煎熬中。
20多天后,女儿终于痊愈回家了。但检验结果中,肝功能指标却远超正常值范围,医生建议出院后定期复查。自此,范遥开始定期带着女儿来到医院,扎头皮针,抽静脉血。“每每听到怀中幼小柔弱的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我都忍不住跟着掉眼泪。”说着,范遥又红了眼眶。她说,每次取化验单之前是她最揪心和忐忑的时刻。“一旦指标不正常,就得继续给孩子喂药,无休止地复查。”
儿童医院的专家查看了患儿的化验指标,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数值徘徊在55左右。“这个数值超过原来成人区间高值40,但尚没有达到新版儿童区间中28天至1岁区间的指标高值71。孩子是正常的,可以不用复查了。”听到国内权威专家给出的结论,范遥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也是新参考区间做出的一大重要贡献——它科学地矫正了原有参考区间的异常率。”彭晓霞说。
她举例,血肌酐是肾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多年来儿童血肌酐水平评价一直以成人区间为标准,这是不准确、不适宜的。在新参考区间应用后,研究团队发现,儿童血肌酐的异常率由47.1%下降到了17.5%。
“新的参考区间试行前,我们拿到的调查数据显示,47.1%的门诊患儿血肌酐水平偏低,这是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彭晓霞解释,儿童血肌酐在刚出生后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低龄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血肌酐水平远低于成年人,如果采用成年人的参考区间评价,可能会导致很多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甚至达到病理状态的孩子仍被误判在“健康”范围内。这就可能造成漏诊,导致临床干预延迟。在新标准使用后,这部分比例下降至11%。
倪鑫|十年攻坚!中国“儿童版”卫生行业标准覆盖80%常规检查
文章插图
而更具意义的改变是,血肌酐异常偏高的门诊患儿比例,从原来的0.2%上升至了6.5%。这意味着,原来被忽略的6.3%的患儿肾功能异常情况应该得到关注。“儿童参考区间使用前,有些儿童急性肾损伤的预警被忽略了,如果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和救治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性损伤,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彭晓霞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