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惊人数字揭示背后真相:开朗可能是假象,抑郁离你的孩子并不远!( 三 )


关梅林指出:
“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有抑郁问题就非常悲观 , 同时也无法做出一些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 , 孩子们也会因此而更加自责、内疚 。 ”只要积极治疗 , 抑郁的孩子是可以康复的 。 因此 , 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 , 一旦发现孩子有抑郁的症状 , 不要惊慌失措;有时候 , 家长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 对孩子更耐心和包容是可以帮助孩子摆脱抑郁的 。
域外经验
加拿大这样做抑郁症筛查
加拿大的学校也做抑郁症筛查 , 但是他们不是来学校做筛查 , 而是学校发现某个学生有抑郁症的表征之后 , 就由任教老师向上级报告 。 更高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就会组织一个专业团队来对这个学生进行诊断 , 然后出示一份很专业的报告 , 表明该孩子是否有抑郁 。 如果没有 , 孩子就回归他的正常生活;反之 , 该报告会向更上一级部门上交 。
这个报告起到两个作用 。 第一个是请求上级部门拨付一笔经费 , 用来解决这个孩子的治疗费用 。 第二个就是要寻找一个针对该孩子所出现的抑郁情况相对应的专业人员来陪伴、诊疗 , 直至这个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 。 这样一个过程比较专业 , 也能够保障效能 。
——储朝晖
家长心声
抑郁症筛查要做好隐私保护
国家出手在中小学生中筛查抑郁症 , 这是一件好事 , 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下一代的关心 。 但是 , 当前的舆论环境下 , 不少人对抑郁症的认识还带有偏见 , 认为患者“矫情”“无病呻吟” 。
青少年的烦恼有时说不清道不明 , 为了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 我认为在筛查时应当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 若一旦有学生患抑郁症的信息被泄露 , 在当下的舆论环境里难免会加大患者的病耻感 。 另外 , 也要避免走过场式筛查 , 及时搭建预防机制 , 让政策回归初心 。
——学生家长王先生
文字:凌月云 张莹
编辑:张秋颖
美编:郁美静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