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鲁迅|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章图片


鲁迅|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上海鲁迅纪念馆 , 年轻的学生和鲁迅“相遇” 。 (图/ 视觉中国)
如果问谁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作家 , 鲁迅必然榜上有名 。 这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的鲁迅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 。 数个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里 , 鲁迅都是被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之一 。
正因如此 , 在国内众多作家中 , 鲁迅成为特别的存在 , 他在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 , 而似乎每一代人 , 也都能回想起学生时代曾经“被鲁迅支配的恐惧” 。 围绕“教材中鲁迅”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 一种声音认为 , 在今天 , 鲁迅的课文已经过时;而另一种看法则是:应试教育本身造成了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
课文里的鲁迅文章 , 已经存在了一整个世纪 。 因为教材这种微妙的身份 , 除了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人群相遇 , 也成了一个国民文化符号 , 甚至是后来的网络流行符号 。 国人对鲁迅充满了复杂情绪 , 集体记忆也让鲁迅在很多时刻成为一种“梗” 。
霸占语文课的一百年
从1918年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开篇起 , 鲁迅作品的传播已经超过整整一个世纪 。
在民国时代 , 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进入教材 , 最早同时也是收入鲁迅作品最多的教材 , 是民智书局1922—1924年出版的《初级中学国文读本》 , 编者为沈仲九、孙良工 。
他们认为 , 和读《孟子》《庄子》相比 , 国文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思潮” 。 这本教材中选取的都是白话文 , 对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民国时期语文课本中选用的鲁迅作品数量 , 要比新中国成立后教材选用的作品数量更多 , 除了依然存在于今天课本里的《社戏》《故乡》《纪念刘和珍君》等 , 还有十分尖锐的《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 以及书信、日记、学术论著等 , 同时不乏鲁迅的很多翻译作品 。
鲁迅作品不仅出现在中小学课本里 , 也出现在高等院校教材里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等新文学作家在大学开设新文学课程 , 所讲内容几乎都会涉及鲁迅的作品 。
1929年春天起 , 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 , 教材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朱自清称鲁迅的作品是“冷隽的字句 , 挺峭的文调” , 流露出“冷酷的伤感主义”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 教材开始由过去的分散出版 , 改为国家统一编写 。
“文革”前的17年中 , 教材大多由人教社统一编写和出版 , 在延续民国时期的教材积累之外 , 还有叶圣陶、吕叔湘、周祖谟等多位学者参与 。
1950年出版的第一本新中国语文教材里 , 《给颜黎民的信》就是鲁迅的作品 , 文中 , 他写道:“你说专爱看我的书 , 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 。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 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 必须如蜜蜂一样 , 采过许多花 , 这才能酿出蜜来 , 倘若叮在一处 , 所得就非常有限 , 枯燥了 。 ”
初期的教材注重识字、写字、说话、阅读与写作等基本要素 , 除了鲁迅的作品 , 还包括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
在之后的“文革”中 , 包括教材在内的文化作品遭到全方位的破坏 。 这一阶段过后 , 新时期的教材经历了修正的过程 。 上世纪90年代起 , 全国陆续推广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 在2003年 , 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 , 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明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