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 )


即使常常被冠以难懂、严肃之名 , 但热梗的流行 , 在事实层面验证了如今鲁迅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并非冷峻而不可接近 。 能够成为“梗”的原因 , 或许是它真的很“好用” 。
一位90后初中老师受访时说 , 在他小时候 , 因为没有什么课外读物 , 每次新学期发下语文教材 , 他都能在开学前就把里面的课文读完 。 因此 , 无论是课本中的鲁迅 , 还是更加难懂的文言文 , 对他而言都是带来快乐的读物 。
这似乎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 , 其实教材课文本身并不会让学生抗拒 , 而是取决于教育者们如何讲授它们 。
虽然在众多初中语文老师的感受中 , 讲解鲁迅作品的课程依然很难 , 但在课堂上 , 老师们对于鲁迅文章的阐释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
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告诉我 , 有一次他在讲授鲁迅课文《藤野先生》的课前 , 脑子里突然出现《觉醒年代》里的鲁迅形象 , 他随即在课堂上问学生们:“电视剧中的鲁迅形象符合你想象中的鲁迅模样吗?”孩子们一下子就很激动地开始发言 , 这比过去的课堂上很多老师直接用课文导入鲁迅的介绍有趣很多 。
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 , 当我们抛开鲁迅作品在这漫长时空中带来的一切附加身份 , 回到最初那两条标准——“人文性”与 “工具性”上 , 或许学者陈漱渝在书中的一段话可以解释 , 为什么在一百年之后 , 鲁迅依然值得成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部分:“鲁迅是中国最接地气的作家 。
他毕生坚守平民立场 , 以广大底层民众的利益来判断是非 , 决定取舍 , 表达爱憎 , 成为了穷人和不幸者的重视代言人 。 他虽然以近乎残酷的目光逼视现实的真实 , 但又让读者相信 , 生活虽然像一条漫长的隧道 , 有时幽暗到伸手不见五指 , 但隧道的尽头 , 必然有光明 。 ”
【鲁迅|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参考文献:《教材中的鲁迅》 , 主编陈漱渝 , 副主编王涧、李斌 , 福建教育出版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