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型集成电路人才这样培养

在集成电路(IC)被列为国家战略、产业链创新人才匮乏的背景下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专业群针对高职IC人才培养行业企业优质育人资源不足、教师技能教学胜任力不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三不足”问题 , 依托骨干校EDA工程中心建设、一流校试点混合所有制等项目 , 研制了产教科融合互促的育人机制 , 形成了岗位技能联产承包的教学实施方案 , 以微电子技术省一类品牌专业和“双高”专业建设进行创新实践 , 培养创新型集成电路人才 。
一是首创产教科融合互促机制与指标体系 。 学院联合深圳市微纳研究院 , 组建理事会管理的命运共同体“芯火”特色产业学院 , 涵盖IC设计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快封”中心三大平台 , 技术攻关解决合作企业难题 , 吸引企业协同育人;封测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短平快”诉求 , 企业化经营保障产业学院拥有“造血”功能;工程创新实践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 促进教学资源转化;提出了产教科融合互促机制模型和行企资源投入、生产服务效益、技术服务能力、案例转化能力、教师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质量“六位一体”评价指标持续提升产业学院生命力 。
二是依托产业学院汇聚优质育人资源 。 依托“芯火”产业学院 , 联合“技术攻关”引企入校 , 实施“常岗优酬”招才助校 。 学校以“智力”服务企业 , 企业以“物力”支持IC专业建设 , 捐赠了芯片设计、工艺制造(仿真)、封装、测试、应用等软硬件设备近千万元 , 打造了集成电路全链条一流生产性实践基地 , 满足了IC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实践教学需求 。 联合龙头企业开发了9部职教本科教材 , 开发专业教学标准1套 , 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3门 , 出版22部专业教材 。
三是重构了“以岗定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 校企依据岗位职责?岗位能力?培养标准?课程标准 , 即一颗MCU芯片设计到应用全流程 , 重构了芯片设计与验证、芯片封装与测试和芯片应用与开发等与岗位对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 同时 , 校企共建立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 开发系列化项目资源库 , 打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 实现了教学内容与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的同步接轨 。
四是实施了“联产承包”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 依托产业学院 , 校企联合制定教学标准 , 联合组建模块化教学微团队 。 学生自选专业方向 , 并要求教师具备某一方向专业核心模块所有课程的授课和实操能力 , 从学生进入专业方向到毕业“全程负责” , 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一包到底” , 教授内容精准对接岗位技能 , 授课方式精确模拟工作场景 , 以学生就业质量实施教师绩效考评 , 强化教育初心 , 激励教师提升自身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
通过以上创新实践 , 有效解决了高职IC人才培养三大难题 。
首先 , 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增强企业协同育人动力 , 解决了教学内容与IC产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 。 构建产教科融合互促的机制 , 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特色“芯火产业学院” , 搭建高水平应用协同创新平台 , 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点 , 吸引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并捐赠先进设备 , 共同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 满足IC设计到应用全链条岗位技能训练需求 。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 以“岗”定“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建项目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 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常教常新” 。
其次 , 专职教师“企业轮岗”、兼职教师“长岗优酬” , 解决了教师技能教学水平与岗位技能培养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 依托产业学院 , 推行专职教师全员轮岗制度 , 联合龙头企业建设“教师工作站” , 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工程项目 , 提升教师应用创新能力、教学案例提取能力、实践实训指导能力;推行长岗优酬兼职教师制度 , 采用企业一线高水平工程师和专职教师混编授课的方式开展实践课程教学 , 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岗位技术技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