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 二 )


还有一点,诗人和琵琶女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都遭受了被冷落,被抛弃的命运 。白居易是由京城贬谪到远离京城的江州,琵琶女也是从京城流落到此地 。白居易先是在朝廷任左拾遗,后被贬为京兆府尹户曹参军,五年后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先后两次遭受沉重打击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

文章插图
琵琶女先是在教坊供职,是集才华与美貌集于一身的音乐从业者,后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因为琵琶女容颜不再,年老色衰,无奈之下只能嫁作商人妇,而言商人的重利轻情,琵琶女最终只落得“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体会到琵琶女的辛酸、落寞与孤苦无依 。
如诗中所说,白居易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女则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他们虽然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地位,但造化弄人,他们的命运是如此相同,自然就要同气相求、同病相怜了,她们都是孤独寂寞的,只能对月长叹 。
所以,白居易笔下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成为了拨动过无数人心弦的诗句,这两句也成为《琵琶行》的主题 。“天涯沦落”一语,其中蕴含着众多的坎坷和酸楚:有从繁华京城迁徙到荒远江州的流放感,有命运多舛、祸不单行的失落感,有无人相伴的孤独感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

文章插图
音乐层面的描写,是全诗艺术精华的所在 。白居易对音乐极为喜爱,况且他很精通乐律,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而且深谙音乐理论 。在理论上,白居易不但在有关音乐的诗作中表达了他的音乐美学观点,而且还写了《议礼乐》、《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等关于音乐的专著 。从这一层面来说,白居易称得上是我国古代文学史和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诗人 。
白居易认为音乐是情感更好的抒发方式 。在他的诗歌中,有三百余首涉及到了对音乐的描写,其中将琵琶与诗歌结合起来的共计有二十几首,《琵琶行》则是其中的一首典范之作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对琵琶女演奏技法的娴熟高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展示了音乐之美 。
诗歌本身就具有音乐的美感,包括韵律美、节奏美,而《琵琶行》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除了自身的音乐美感之外,还有对音乐本身描述的美感,让诗与音乐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展示了更加和谐灵动的美感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

文章插图
白居易用画家的生花妙笔描绘琵琶乐音,给无形的声音赋予了鲜明的形象 。乐音本身是无形的,不能通过视觉来感受,只能赋予人们听觉形象,而要把这种乐音的动人之处表达出来,上升到美的高度,就必须赋声于形,以形喻声,把琵琶演奏艺术化 。
在《琵琶行》中,音乐的描写包括对乐器、弹奏者、乐声以及音乐的情境等,对琵琶声的描写、对弹奏琵琶的琵琶女神态的描写和心境变化的描写以及对弹奏琵琶时高超的技艺和娴熟的技巧都进行了展示,对琵琶弹奏的场景、氛围等也坐了具体的描写 。
而且,诗人对于琵琶的描写是很成功的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两句中,“嘈嘈”与“切切”互成对比;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时如急风骤雨,时如儿女私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使得乐声更加具体化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

文章插图
在分别描述大弦、小弦的乐音后,诗人又写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诗人眼中,琵琶的乐音如珠落玉盘,像淙淙流淌的石上清泉,叮叮咚咚,清脆悦耳,清新感人,妙不可言 。
再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在诗人笔下,这美妙的琵琶乐音似乎将他带入了一个旖旎的空间,这里花团锦簇,莺语啁啾,流畅悦耳;诗人笔锋一转,犹如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一样,空间似乎从春色满园挪移到了寒冰之下,这里的泉水呜咽哀鸣,“步履”维艰 。
诗人用妙笔生花般的语言描绘出琵琶动人的乐音,给无形的声音赋予了鲜明的形象:狂风急雨,显示出乐音的急促;私语切切,显示出乐音的舒缓;莺语花底,显示出乐音的婉转动听;泉流幽咽,显示出音乐的顿挫低沉 。花丛与莺语,恰似温润和煦的春风一样,给人带来的音乐视听体验是流利婉转;而泉咽冰下,如阻滞流泻的河水一样,给人带来的则是涩滞纡徐的乐音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