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三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电影引用两次《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24章中 , 耶稣死而复生的一幕:
你们为什么慌张?为什么心生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 , 我的脚 , 就知道是我了 。摸我看看 。魂无骨无肉 , 你们看我是有的 。
人们以“魂无骨无肉”作为评判是鬼是神的存在 , 以“相信最接近自身形体”作为标准本身便局限了自己 , 可见得人们常囿于自身的枷锁来寻求解答 , 然而很多的解答又并非以人的理解所能接受 , 因此怀疑、害怕、逃避塑造成了人心的脆弱 , 一碰就瓦解 , 就如同恶魔说着神的话语会让人感到绝望及惧怕 。
我想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驱魔电影的核心常常表达出恶魔会去“诱惑”人们 , 你相信什么 , 它就会去诱惑你、误导你、困扰你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这其实也间接说明了信仰什么其实对人们来说是很主观的 , 也是易生动摇的 。
如同耶稣复活后祂的信徒所表现的态度便能知道 , 就算在真正的上帝面前 , 只要有一点是无法确定的 , 或是感到被抛弃、背叛 , 都有可能毁神灭佛 。
这从中国古代周朝便有这样的想法 , 在《孟子·尽心下》便有提到:牺牲既成 , 粢盛既洁 , 祭祀以时 , 然而旱干水溢 , 则变置社稷 。也就是说既然已经做到最好的祭祀礼仪了 , 却仍发生干旱水灾 , 那么便要换掉祭祀的神明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人类本来就善恶同体 , 但善恶所占比例 , 各人不一 。
虽然靠着后天道德教育和法治规范 , 尽量趋善避恶 , 但内心的欲望从未消失过 , 外在的诱惑有如糖衣毒药(魔性) , 企图打开道德的缺口 , 而贵人的相助(神性)是悬崖勒马的契机 。
然而 , 人性有好逸恶劳和近乐离忧的一面 , 这使得魔性在斗争上易占上风 , 再加上若没有坚定的信仰加持(如钟九最后的错误选择) , 悲剧的产生势难避免 。
因此钟九在选择“日本人、萨满巫师及女人”上出现了选择的困境 。而究竟何为神、何为魔 , 其实到了片尾仍有许多疑点存在 , 很多人说白衣女子是驱魔人 , 但为何她身上穿的是往生者的衣物?而最后钟九的选择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 让人不经怀疑任何神或魔都有可能是无情的存在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 , 白衣女子在电影登场时 , 做了一件特别的事 , 朝着钟九丢石头 , 同样地也有记载 , 《约翰福音》第8章7小节:
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 , 耶稣就直起腰来 , 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 , 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
“没有罪的 , 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这个举动无疑是暗喻谁是清白的 。也就是说 , 拿石头丢钟九这个行为象征无罪 , 所以这个桥段是排除女子是反派的重要证据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除了上述这段话外 , 女子告诉钟九鸡啼三声前不能回家 , 就像当时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告诉门徒彼得“我实在告诉你 , 今夜鸡叫以先 , 你要三次不认我 。”为了让他知道在当危险到来时 , 他会否认和耶稣之间的关系 , 这样做是为了希望让迷失之人能够从迷惑中清醒过来 。
一场宗教占领案和无法分辨恶魔的结尾,这便是《哭声》的可怕之处

文章插图
除去内容的隐藏讯息 , 改以讨论剧情脉络 , 影片在剧情推演上显得缓慢许多 , 影片前1个小时几乎在铺陈 , 让多数以感官刺激为主的电影观众感到乏善可陈 , 然而在这漫长的铺排中埋入了许多重要的因子 。
也因为如此 , 这类电影绝非第一次便看懂的平易作品 , 而是充满着罗生门的剧情 。
刻意营造得让人匪夷所思的意象(如将日本人与巫师作法交错放映) , 看似神魔对抗 , 听到那令人烦闷的乐音暗示导演为误导观众所设的局 , 让人恶心想吐的画面 , 都让人觉得不安、紧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