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斜塔|比萨斜塔没它斜!保护“上海斜塔”,这群小学生的点子亮了→( 二 )


“其实,孩子们提出的这两套实体保护方案,文保部门在护珠塔的维护上都已经采用了,并不是什么新见解。但是,孩子们能够开动小脑筋,培养善于探究的能力,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王利敏副校长说,更可喜的是,在提交给区文保所的方案里,孩子们还提出了文化保护方案,并制成了二维码。钱欣辰、刘梓慕、张雨旋、吴君浩同学录制了介绍护珠塔文物价值的音频;胡夏、范铄妍、石梓涵、朱祺芮、侯珺怡同学录制了护珠塔探寻之旅的音频。
孩子们制作了极具童心的护珠塔文创书签
同学们还别出心裁地将二维码与书签完美结合,做成了极具童心的护珠塔文创书签,正面是精美的护珠塔拓印和绘画,背面是宣传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人们可以知晓该如何阅读和保护好上海的这座珍奇斜塔。
揭秘“上海比萨斜塔”
斜而不倒的天马山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层八面,砖木结构,高18.80米。
据清人诸联所著的《明斎小识》记载:清代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欢度元宵佳节,天马山圆智寺内祭神演戏,乡民尽情燃放爆竹,众多火星溅于塔身。正值风干日燥天气,加上西北风劲吹,于是就引发火灾。当时山上既无水源,又无灭火设备,人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护珠宝塔成为了一座火塔。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宿,将塔心木、塔檐、塔座、楼板、回廊等木质结构悉数烧毁,仅存一座筒状砖身。后来有人在塔身的砖缝里觅得元丰古币。四周乡民一时趋之若鹜,纷纷拆砖寻觅古币,致使西北角的塔底渐遭毁坏,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窟窿。由此,塔身开始向东南方向倾斜。2015年的勘测结果,这座宝塔的中心移位达2.28米,倾斜度达7.10度,已远远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故有“天马山斜塔”“世界第一斜塔”之称。

上海斜塔|比萨斜塔没它斜!保护“上海斜塔”,这群小学生的点子亮了→
文章插图
令人称奇的是,该塔自发生倾斜以来,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风雨雷电侵袭、地基变化,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虽岌岌可危,但依然斜而不倒。1982年,上海市文管会组织专家并成立“护珠塔修缮研究小组”,1984年着手修缮,至1987年竣工,保持了斜而不倒的风貌奇观,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新民晚报综合金海岸工作室(作者 王蔚斜塔资料源自乐游上海 图片:张龙 采访对象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