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九 )


第二幅画 , 所用意象比较丰富 , 有桂花、池沼、枯败的莲荷等 。 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 , 被掠到薛家后改名为香菱 。 香菱和英莲其实是同一个人 。 画面“一支桂花”暗指“夏金桂” , “莲枯藕败”隐指英莲生活的处境及其结局 。 照画面分析 , 莲枯藕败 , 香菱的结局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
第三幅画 , 夕阳西下 , 有两个人在一起放风筝 , 不远处还能看到一艘船 , 船上还有个人 。 两个人放风筝 , 两人 , 是指贾政和王夫人;风筝暗示探春 。 大海大船 , 是说贾政王夫人做主 , 把探春远嫁到海一带的富贵人家 。 才自清明志自高 , 探春有才有志 , 连凤姐也不敢小瞧探春 。 生于贾家末世 , 远嫁到海 , 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 , 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
第四幅图上有一个女子 , 还有一匹跳起来的狼 , 好像要吞噬女子 。 贾迎春是贾家的孙女 , 嫁给了一个得志猖狂的恶狼 。 这个恶狼指的是谁呢?自然是孙绍祖 。 还有就是说了孙绍祖的性格残暴 。 贾迎春被自己的丈夫虐待 , 在判词中说了她是被自己的丈夫害死的 。 贾迎春判词中暗示的悲剧 , 和她的丈夫是脱不了关系的 。
6.C
7.①作者的悼词概括了外婆的一生 , 还原了外婆真实的一生:外婆的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 。 (内容)
②作者的悼词与开篇司仪的悼词形成强烈的对比 , 展示了真实的外婆形象:平凡普通 , 勤劳善良、坚韧顽强 。 (人物形象)
③作者的悼词与开篇司仪的悼词首尾呼应 , 让文章的结构圆融严谨 。 或作者的悼词也照应文章多处内容 , 如 , 外婆辗转新疆四川两地 , 外婆八十八岁跟小女儿到新疆再没回到故乡 , 这些均照应了文章相关内容 。 (结构)
④作者的悼词既饱含对外婆的悼念、对外婆一生的尊重 , 在生的经历与死后错位的评价中也暗含对生命的思考 。 (主题情感)
8.真实性:
①场景真实 , 作者选取“外婆的葬礼”这一场景具有真实性;
②取材真实 , 作者选取外婆一生的若干事件 , 是作者耳闻目睹 , 亲身经历;
③生存状态(情感)真实:文章真实再现了远离故土的人们孤独不安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 。
文学性:
①文学化的手法:运用铺垫、照应等多种手法 , 如首尾外婆悼词的呼应;
②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文章将现实与回忆相交织 , 叙事与抒情相交融 , 作者时而写葬礼上的场景 , 时而回顾外婆生前种种情形 , 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 , 极其自然 。
③文学化语言:叙述语言干净利落 , 人物语言生动形象、细腻传神 , 如“我”的怒气 , 外婆的破口大骂等 。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
C.“文章用大量笔墨铺排外婆为死而做了诸多准备 , 这些内容为下文外婆的非正常死亡做了充分的铺垫”错误 , 外婆在世人眼中是喜丧 , 并非“非正常死亡”;外婆为死亡做的诸多准备与准备落空形成了对照 。
故选C 。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 , 作者的悼词“秦玉珍 , 流浪儿 , 仆佣的养女……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 概括了外婆真实而坎坷的一生 ,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 , 作者描述了外婆真实的形象“流浪儿 , 仆佣的养女 , 嗜赌者的妻子 , 十个孩子的母亲 。 大半生寡居 。 先后经历八个孩子的离世……八十八岁跟随最小的女儿再次回到新疆 。 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 她平凡善良而坚强 , 烙印着所处时代的特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