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校劳动教育如何高效实施

【教学|学校劳动教育如何高效实施】■聚焦中小学劳动教育(下)
【编者按】
师资、课程、观念、空间资源、评价等问题 , 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点难点 , 这些核心问题应该如何突破?学校如何更加高效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本期“聚焦中小学劳动教育”系列刊发下篇 , 邀请专家、校长探讨如何提升新时期劳动教育实施能力和水平 。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与手段 , 正随着新课改推进、新课标实施和新教材使用 , 越来越受重视 。 但由于教育的惯性和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防止低效 , 做实、做深、做精、做细 , 考验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 。
树立“大劳动教育观” , 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当前 , 劳动教育落地有些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教育对传统学科教学的“冲击” , 或者说劳动教育缺乏学科和教师基础 。 学科教师还是在进行常规教学 , 缺乏对劳动育人理念的认同 , 缺乏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的思考 , 缺乏劳动教育与教学的协同 。 在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思想 , 关键在于转变学科教师的劳动育人观念 。 唯有所有学科教师都有渗透劳动教育的意识 , 方可带来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实践创新 。
新时代劳动教育离不开学科的支撑 , 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劳动教育观” , 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构建 , 根据自身学科背景 , 有意识地将学科教学目标与劳动育人有机整合 ,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价值观 , 不断突破融合课程的重难点、关键点 , 以强烈的责任感、扎实的专业技能 , 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 , 健全学生的劳动品格 。
立足学科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与学的协同 。 首先是与学科的协同 , 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 , 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当下加强劳动教育 , 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设置了劳动教育专题 , 由6篇课文组成 ,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 展现劳动者事迹、倡导工匠精神、歌咏劳动的美好 , 彰显劳动的价值与劳动精神的传承;其次是跨学科协同 , 将与劳动教育联系紧密的通用技术、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 , 共同体的建设基于综合实践、科技创新、创客制造等项目 , 打破学科、年级之间的育人壁垒 , 营造协作育人的氛围;再其次是师生协同 , 激发学科教师与学生协同开展劳动实践的热情 , 打造师生平等、民主协商的学科劳动教育课堂 , 共同发展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精神 。
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 统整家校社资源
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现象是对劳动教育的窄化 。 有些中小学校开发了花样繁多的劳动教育活动 , 但仅是在形式、数量上做文章 , 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建构 , 具体实施也仅停留在劳动体验上 , 没有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
组织劳动课程实践 , 让学生在做中学 , 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 建构实践性强的劳动育人课程 , 需要注重以下要素:渗透意志品质的锤炼 , 引导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的主体 , 敢于在困难和挑战中完成任务;劳动活动的开展程序规范 , 强化规则、纪律意识 ,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 每个环节、操作精准到位;注重过程的监控与评估 , 督促学生眼到手到心到 , 劳动持之以恒 , 有始有终;强化团队意识 , 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 体悟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