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法 , 但无定法;以人为本 , 才是好法 。 相互欣赏 , 互敬互助 , 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人生境界 。
1
最近 , 一位学生的妈妈给我讲述了她们家餐桌上的一场争吵 。
她家租住在学校附近 , 因为儿子在我校上高一 。 妈妈经常去儿子的教室给他送饭送汤 , 有时没事也去看看 , 想了解一下儿子在校的表现 。 若发现儿子有不当言行 , 也会当场提醒儿子注意 。 儿子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
午餐桌上 , 儿子比较严肃地对妈妈说:“今后你不要到我的教室去!”妈妈不高兴了:“我到你教室去是关心你 , 你却不但不领情 , 还这样对我说话!”
双方据理力争 , 剑拔弩张 , 一个杏眼圆睁 , 一个金刚怒目 , 声音都提高了几十分贝 。 妈妈口齿伶俐 , 言辞犀利 , 儿子拙于言辞 , 气冲斗牛 , 看来难以收场 。
担任大学教授的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 , 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儿子 , 什么事呀值得如此大动肝火?”并用手抚摸儿子的肩膀和后脑勺 , 儿子一向很敬重懂教育、有追求的爸爸 , 气消了一大半 。
妈妈却毫不示弱 , 趁儿子沉默之际 , 大逞口舌之能 。 儿子难以忍受如此激烈的语言刺激 , 气得全身青筋暴突 , 热血上涌 。
爸爸对妈妈说:“孩子毕竟是孩子 , 也有他的道理 。 大人得理也要饶人 。 ”妈妈不高兴了 , 责备爸爸:“儿子对我这样无理 , 你不但不教育他 , 却还来教育我 。 ”
结果不欢而散 。 爸爸安抚了一下儿子 , 儿子流着泪进书房学习去了 。
2
听罢她的叙述 , 我说:“我为你们家庭高兴 , 毕竟孩子还有一个懂教育的父亲 , 同时你儿子还是很上进的 , 流着泪都去学习 。 ”她说:“那就是我的错 。 ”
我说:“孩子是有错 , 但你的教育方式的确有问题 。
其一 , 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数落他的不是 , 是教育之大忌;
其二 , 即使我们大人在理 , 也要以适当的方式 , 以婉转的语言含蓄表达 , 点到为止即可 , 孩子自会明白我们的用意 。 孩子的有些缺点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 , 他会自动改正 。
中学阶段的孩子 , 最反感不顾场合、不讲策略的说教 , 最需要的是理解、鼓励和呵护 。 ”
同时我还提醒她 , 母亲在孩子面前不要太强势 , 有话慢慢说 , 有理小声讲 , 否则会摧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 即通常所说的“母强子弱” 。
同样的教育内容 , 有的家长去教 , 会遭致孩子反感 , 乃至激烈对抗;而懂教育的家长去教 , 却如春风化雨 , 润物无声 ,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让孩子明白事理 , 还增进了亲子感情 。 别的根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
如果说具体的教育方式是术的话 , 那么渗透其中的以人为本、人人平等、人文情怀等理念就是道 。 道远比术重要 , 道是价值观 , 是大方向 , 是统帅全局的 。 如果大方向错了 , 术再好再多 , 也是南辕北辙 , 不仅无济于事 , 还贻害无穷 。
因此 , 家长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 充分挖掘孩子优点 , 尽量考虑孩子感受 , 注意用语分寸 , 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平等讨论 , 决不要居高临下地以真理拥有者自居 。
为此 , 有人提出三点建议:
▌尊重理解 , 细心呵护
维护人的生命与精神的尊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
康德的"人是目的"这一光辉论断应该张贴在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办公桌上 , 它时时提醒我们 , 绝不能漠视每一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与尊严 , 绝不能以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推进工作 , 否则 , 再好的工作业绩也是可耻的 。
推荐阅读
- 儿童福利院|泪奔!山东这位“妈妈”,养了1029个孩子
- 陌生人|孩子不愿与人打招呼,就是没礼貌?原因没那么简单!
- 时间|寒假直播伴读|每天35分钟,21天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 攻略|表扬孩子也有技巧?这份攻略快收藏!
- 青少年|9岁是孩子成绩分水岭的关键年, 耶鲁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的启示
- 疫情|给“宅”家的孩子上一堂“劳动课”
- 手机|家长领路帮孩子管理好时间
- 在未来|北京鼎石学校心理顾问傅晶:“韧劲十足”的孩子,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 期末考试|语文偷分技巧,期末考试前,让孩子知道这6条!多考10分!
- |班主任坦言:双减后,容易逆袭成学霸的孩子,父母都做对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