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系列评论之三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 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 。 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关注 , 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底线 。 这些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同时 , 家庭的结构和儿童的养护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家庭住所稳定性降低 , 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趋向小型化 , 离婚率、晚婚率走高 ,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单亲家庭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 这些因素导致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乃至身体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和集中 。 由于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给予的抚养、教育和关爱 , 缺少父母的陪伴 , 心理阶段性发育滞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成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
儿童对家庭生活悲观 , 易出现固执、多疑、情绪不稳定、孤僻、胆怯、沉默、抑郁和怪癖等心理异常现象 , 若不及时干预 , 势必产生心理健康危机 , 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障碍 。 同时 , 这会进一步引发儿童学习、情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 打击其自尊心、自信心 , 导致学业成绩更差 , 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险境 。
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概念 , 针对不同对象和群体的标准各有不同 , 很难用一个明确的心理健康标准来适用于所有人 , 尤其是情况各异的弱势群体或者重点人群 。 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 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 教育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工作 , 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 综合运用合适的方式和专业的方法 , 避免将特殊群体儿童标签化 。
对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呵护 , 需要从细处着手 , 以儿童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以社会为依托 , 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策略 , 加以引导和干预 , 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 首先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 , 正视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劣势 , 学会保持平和、平衡的心理状态;其次 , 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帮助其理解父母的生活处境或者困境 , 感恩父母养育的物质付出和感情投入 , 同时将自己置于同学和同伴群体中 , 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 ,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再其次 , 要引导孩子学会情绪控制与管理 , 帮助其调整自己的情绪 , 教会他们正确的心理防卫方法 , 尽力调整减少因各种挫折引起的烦恼 。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 , 不仅要求家长必须依法带娃 , 还明确把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体 。 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 , 父母还应当关注孩子的生理、智力尤其是心理的发展状况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 父母应该亲自养育 , 加强亲子陪伴;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充分尊重孩子 , 强化家庭关系 , 改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难免遇到困境 , 各级政府需要联合各级民政、妇联、关工委、卫健等部门协同关爱、守住底线 , 确保基础性育人环境 , 为特殊群体的教育兜底 。
呵护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 , 还应该有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 社会力量在解决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 政府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开展公益活动 , 为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建言献策、伸出援助之手 , 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积极阳光的社会环境 。
推荐阅读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疫情|青岛市教育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将分期分批对外开放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
- 物理|?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