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清华发布战国竹简“破译”新成果:发现战国时代复杂天人体系( 二 )


“我认为它是清华简中最重要的篇章 。”黄德宽表示,这一篇文献内涵极其复杂,同时也非常重要,它体现了战国时代人们对天、地、神、人关系的认知,建构了一个天人关系的庞大系统 。“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像这样全面系统谈及天人关系的文献是第一次发现 。”
黄德宽告诉采访人员,该文献涉及天文、人体、疾病、山川、万物,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为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定会引起许多领域学者的重视,也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古代天人观念提供宝贵的典籍资料 。
“咬文嚼字”等待“灵光闪现”
【战国时代|清华发布战国竹简“破译”新成果:发现战国时代复杂天人体系】“这几年基本上主要精力都放在清华简上,整天都在琢磨这个事儿 。”黄德宽向采访人员说道 。

战国时代|清华发布战国竹简“破译”新成果:发现战国时代复杂天人体系
文章图片
清华简上的“日月星辰岁”文字 。图/新京报采访人员 浦峰
采访人员了解到,第十一辑研究报告的整理工作从2020年第十辑交付之后就开始准备了 。一年中,仍然遇到了不少困难 。为了确保实体研究报告的进行,采取了集体合作研究的传统,多次采取集体会读等方式来解决疑难问题,就一个难点反复切磋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到研究的困苦,有时候觉得茫然无解;也感受到突破问题的快乐,享受研究带来的乐趣 。这基本上是工作常态 。”黄德宽称 。
难在哪里?首先是认字,要考释清华简中未见之字 。字理清了,还有佶屈聱牙的词句等待梳理 。即便有点“文通字顺”的意思了,仍然面临竹简大多为古书佚籍,仅有极少数有传世文献可与之对照的困境 。
面对困局,黄德宽的建议是根据难点反复琢磨材料,并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开拓思路 。“需要综合考虑,等待脑子里的‘灵光闪现’,然后研讨其可靠性 。”
“非常难做,一个字一个字抠,有时候抠半年也抠不出来 。”黄德宽打比方称,简文当中有一个字,“从来没见过,样子很奇怪”,一开始大家大体上知道它是指人体小腿的一个部位,但这到底是什么字?大家都不能确认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才能确定无疑地说,这个字是“骸” 。
这一辑报告交初稿时,有一个未解的字没有写进去 。“这个字与造酒有关,后来我跟贾连翔老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一起出差,在火车上我们俩突然灵光闪现,想到可能是滤酒的‘滤’ 。我们立马开始查资料进行验证,发现的确古代就有滤酒器,还是陶做的,而且有实物 。这个字放在那儿,意思就讲通了 。”
黄德宽说,有时候遇到没有把握的情况,就会采取两种说法,先在报告中写上自己较为倾向的说法,再把另一种可能的说法放在后面 。
将出版18卷本《清华简校释》、公布红外照片
“一年一本研究报告,我们咬着牙还要按照这个节奏往前走 。目前出到第十一辑,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推算后面大约还要四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的整理工作,也就是说最终可能要出15辑报告 。”黄德宽说道 。
据悉,文献第十二辑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启动 。“第十二辑也是一个长篇,涉及上古史,且主要不是讲史实,而是围绕思想、治国理论、社会治理等展开 。”
采访人员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清华简整理研究已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每年一辑的整理出版进度,“不负社会与学术界的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