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大学愈演愈烈的“绩点竞赛”,根源是什么?


gp大学愈演愈烈的“绩点竞赛”,根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不少大学教授都说,大学里的学习与中学相比,从方式到目标再到本质都有巨大的差别。但“人间真实”是,经过高考艰辛磨砺的青年学子,又将在大学校园里展开新一轮的淬火角逐——以绩点为中心的学业竞争。
困境中的大学生甚至会这样回望高考:“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原来只是一个开始”。为了在绩点赛道中领先,大家不得不延续“高考逻辑”:汲汲于每门课程的成绩和排名,并且熟谙各类提高GPA(平均学分绩点)的攻略。
比如,“作业加码”,5000字的期末论文写到8000字;选课“看人下单”,比起课程质量和个人志趣,更倾向于选择“打分宽松”的老师开设的课程、并积极打听、迎合任课教师喜好……在绩点世界里,劳碌取代深思,竞争盖过友谊,成功压倒成长。
清华大学一份学业评价调研报告指出,在“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熏陶之下,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内在动机不足、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思想强烈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和对待大学里的“绩点竞赛”?怎样在大学校园里安放身心?何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为国育才的目标?这些都是学生、高校、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认真面对的议题。
在大学愈演愈烈的“绩点竞赛”,根源是什么?
绩点竞争之所以激烈,关键在于GPA与评奖选优、保研推免、海外留学、求职就业等事关学生前途的一系列重要事项紧密挂钩。
换句话说,不管未来规划是什么,无论明天走哪一条路,似乎绩点都是基本前提。我曾见过有人因为绩点没排进年级前30%,直接失去某家顶级企业的面试机会,也有人靠着0.01的微弱优势,直接拿下令人羡艳的保研推免机会。
以“保研推免”为例。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寄望于提高学历,以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故此,近年来考研人数屡创新高,202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77万,相比5年前人数激增一倍以上——在这场升学“锦标赛”中,获得推免资格意味着提前拿到入场券,吸引力自然非同寻常。再进一步看,自从2015年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以来,高校推免计划猛增,部分顶尖高校的优势专业只招推免生,这无疑助推了“绩点竞赛”的愈演愈烈。
本来,绩点制作为资源分配环节必不可少的客观评价机制,实际上提供了一套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仍然是现阶段最为公平的竞赛方案。但是,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是,努力提高GPA成为不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终极关切”。
北京大学教授李猛曾将燕园的学习氛围概括为“以绩点为中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关注绩点,关注每一门课的绩点”。实际上这也是目前高校的普遍现象,只是在顶级学府里排名的“厮杀”格外惨烈。
社会学家项飙也曾指出,大学生围绕GPA“内卷”的症结在于,这是“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职场不顺心,想干点别的,开个面馆不行吗?如果回答是“不可以”,那么大家必定要挤在一条道上。
因而,当所有人都认准一个目标,以此为唯一追求,必定会带来过度竞争。
gp大学愈演愈烈的“绩点竞赛”,根源是什么?】哪一类学生最容易陷入绩点漩涡?
大学阶段被不少人看作是职场“预备役”,这也是为何不少大学生往往把在同辈竞争中获得的优势位置与未来的前途和收入直接挂钩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