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孩子心理问题 父母先要自省

12月19日 , 本报刊登了题为《孩子心理问题家长不能逃避》的报道 。 一些家长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 , 表达了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 ,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和求助 。 如何预防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怎么解决?为此采访人员采访了第三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谷岩、天津工青妇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曹文杰、红桥小学心理教师韩惠 , 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
原生家庭影响大
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 , 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 , 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 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 , 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生家庭中的表现 。 人们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 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生家庭去 。 “原生家庭会带来深深的童年印记 。 ” 第三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谷岩举例说 , 有的父亲对孩子冷漠、粗暴 ,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绝对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 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怀;另一个就是复制了父亲的性格 , 对自己的孩子也会施加冷暴力 , 不理不睬或者过度要求 。 谷岩说:“有一个比喻很贴切 , 家庭就像复印机 , 父母是原件 , 孩子是复印件 。 ”
教育方法有讲究
“经过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孩子的诊断和分析 , 其中大多数在情绪上的改变与家庭教养方式分不开 。 ”谷岩表示 , 多数情况是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和不良的家庭环境造成的 。 “大夫 , 您把我爸我妈治好了 , 我就没问题了 。 ”这是不少孩子在就诊时向谷岩表达的诉求 。 医生在与孩子家长沟通时发现 , 在教育的过程中 , 家长常常打着“爱”的旗号强加给孩子一些想法 , 实际却是伤害孩子的行为 。 但是让家长意识到这些方式方法、态度以及一些教养模式是有问题的 , 家长往往难以接受 , 反而可能比孩子更加固执 。 “长期在粗暴打骂、隔代抚养、冷漠严厉等教养模式下生活 , 积累到一定程度 , 孩子就会有窒息感和压抑感 , 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爆发 。 孩子成长起来以后的性格就会偏于冷漠、扭曲 。 ”谷岩说 , 家长们一定要多自省 。
【教育方法|孩子心理问题 父母先要自省】红桥小学心理教师韩惠认为 , 在很多家庭中 , 父母关系不和谐 , 与父母情感没有依恋维系 , 会造成一些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 让他们缺乏充足的安全感 。 同时 , 家长放纵型的教育方式会溺爱学生 , 导致孩子出现过分的利己行为;家长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强调父母的控制 , 孩子会变得被动与懦弱 。
与孩子共同改变
如何预防不良家庭关系带给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天津工青妇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曹文杰给出了解决方法 。 “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心理规律 , 还要了解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需求 , 只有足够了解才能去应对 。 ”曹文杰举例说 , 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 , 父母说什么孩子听什么;到了孩子上初一时 , 孩子就有自己的想法;等到了他们上高一时 , 可能会和父母反着来 。 家长的着眼点大多是在自我的需要上 , 比如“我觉得你应该怎么样” , 而不是关注孩子的需求 , 出现了偏差就会产生问题 。
当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 , 不能光解决孩子的问题 , 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介入 , 家庭成员通过心理医生干预等方法 , 找到问题的症结 , 父母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 与孩子共同努力改变 , 成长为一个“新家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