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二十四年前,张桂梅这样当初三班主任

题记:
教育的艺术 , 是使学生先接受你、喜欢你 , 进而信任你、敬重你 , 喜欢你所教的内容 , 并将之转化为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念 。 因此 , 教育是一门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立体艺术 , 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 。
——张桂梅

父亲|二十四年前,张桂梅这样当初三班主任
文章图片

(一)
1997年秋季学期一开学 , 刚下手术台24天的张老师 , 来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 此前 , 她在华坪县中心中学任教一年 , 教四个班的政治 。 1997年4月份她查出肿瘤 , 学生快中考了 , 也没钱医治 , 她把诊断书放进了抽屉 。 7月底才一个人坐车去昆明做手术 , 取出两公斤多的肿瘤 , 手术后六天拆线 , 她就出院回华坪了 。
当时为了发展民族教育 , 政府投资在华坪县城和重点乡镇建了民族中学 , 由各小学推荐优秀但家庭贫困的毕业生就读 。 学校实行寄宿制 , 每个学生每月补助30元饭钱 , 解决深山贫苦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 。
许多人不了解云南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 云南山区半山区的面积 , 占到国土面积的94% , 这里生活着25个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 , 脱贫攻坚前 , 许多地方美丽风光的背后 , 是赤裸的贫穷 , 云南一度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 。 许多人还记得滇东北山区鲁甸的“冰花男孩” , 何况是再往前推20年 。
云南还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 , 就包括华坪山区常见的傈僳族 。 所谓“直过民族” , 就是建国、解放后 , 社会形态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等 ,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因为贫困闭塞 , 人们难以做教育投入的长期打算 , 孩子辍学率高 , 即使读到初中基础也很差 , 一些学生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 所有这些 , 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 甚至直到脱贫攻坚胜利前 , 云南山区的现实状况 。
这也是张老师初到华坪时面对的状况 。
华坪县民族中学原来很小 , 这次扩大规模 , 新组建了领导班子 。 县里给学校特殊政策 , 可以在其他中学挑3个老师 。 新任校长从中心中学调来 , 了解张老师 , 专门到教育局 , 点名要张桂梅来任教——据说他要了十次 , 教育局领导才松口 , 主要怕张老师的身体吃不消 。 民族中学基础薄条件差任务重 , 张老师担任了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 教语文和政治两门课 , 兼任文科教研组长 。
别小看这每月补助的30元饭钱 , 30元在当时 , 是许多民族中学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 。 采访人员1993年在山东读高中 , 那时许多农村学生一周就花10元钱——从家里带来煎饼咸菜 , 食堂的米汤一碗几分钱 , 几乎清澈见底 。 除了吃 , 其他花销很少 。 精打细算 ,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 买本旧书都是奢侈消费 , 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农村学生的共同记忆 。 正因为如此 , 民族中学的学生比中心中学更困难 , 眼前的一些景象是张老师从未见过的……
(二)
许多人旅游去过大理喜洲 , 那里在抗战时期还被老舍先生称之为“东方剑桥” 。 他说:“我想不起 , 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 , 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 。 ”喜洲坐落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坝子 , 平畴沃野 , 鱼米之乡 。 张老师在大理喜洲教书时 , 学生还用黄瓜给她做面膜 , 她那时想的是:这些孩子里以后会有博士、硕士 。 即使在更早的小中甸林业子弟学校教书 , 条件也还可以 , 毕竟是林业干部职工子女 , 是“吃公家饭的” , 有个别当地村民的孩子只是少数 。 但在民中 , 贫困生是绝大多数——虽然那时还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生的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