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METRO学习”范式 。 “METRO”源于英文单词 , 意为“地铁” 。 “METRO学习”是指“matter(发现问题)—exchange(分享讯息)—tactics(制定策略)—reflect(反思调整)—operation(创意行动)”为基本范式的学习 。 “METRO学习”的基本范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发现问题、分享讯息、制定策略、反思调整、创意行动的学习实践过程 。
在进行地铁科技特色课程中的“桥梁设计”学习时 , 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未来实验室” , 学生在自主学习区搜集整理桥梁设计、建造原理等信息 , 在合作讨论区分组商讨桥梁设计与模型制作方案 , 在制作区协同制作、调试、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 ,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 , 实地考察桥梁 , 对设计模型进行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优化调整 , 让学生对桥梁设计有深入完整的了解与思考 。
同时 , 在基本范式的基础上 , 各学科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主张和课程内容进行变式探索 。
制定适合的教学规程 。 为了更好地支持“METRO学习”范式落地 , 学校组织研究团队制定了以“活动策略”“组织策略”“干预策略”“评价策略”等为指引的教学规程 , 确保课程实施的高质量落实 。 此外 , 学校还特别注重多样态的学习工具开发 , 如基于认知风格差异的色彩名片、让思维可视化的小白板、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提升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中间的盒子”(学校的一种评价工具)等 , 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效能 。
课程评价
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 立足“创行”文化 ,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态度等 。 评价兼顾自评、组评、师评等多元评价主体 , 兼顾物态成果、数据采集、行为表现等多种评价样态 , 兼顾实时性、过程性、结果性等多元评价 。
学校还设计了3种有效的“评价工具”:一是通过“评价单”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态、实时、全息的表现;二是通过“微行动手册”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微行动、微表现、微进步;三是通过“创行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各种点子、创作、研究成果等 。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小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22日第7版
作者:黄春青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