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阅读——朝向永恒的不朽跋涉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阅读一本书……这些问题似乎贯穿了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 2021年 , “每周推荐”栏目主持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杨赢推荐了教育、科学、哲学、人文、艺术等类别的书籍 , 引导教师读者从更多维度理解教育、观察世界、感悟自我 , 探寻读书之问的答案 。
————————————————————
生命以负熵为生 。
——薛定谔(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生命是电子寻找归宿的过程 。
——圣捷尔吉·阿尔伯特(193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读者可能会困惑 , 本文是对一年“每周推荐”读书栏目的回顾盘点 , 为什么要引用与读书看似无关的两位科学家的话 。 其实 , 如果我们能从一个不同的认识维度观察 , 这两句话是对读书意义和价值绝佳的比喻 。
根据热学第二定律 , 在封闭系统中 , 能量最终会走向混乱和无序(熵) , 只有在系统之外吸收物质或能量 , 才能走向有序(负熵) 。 物质界的熵是无序和混乱 , 灵魂的熵则是偏见 , 一旦头脑封闭 , 思维必将趋向熵 , 而读书由系统外重新摄取能量与物质 , 让大脑重新走向有序 。 薛定谔说:“生命抵抗熵 , 抵抗世界万物固有的崩坏倾向 。 ”读书也正是读书人抵御俗世价值崩坏最好的屏障 。
生命的核心要素在于电子的转移 , 生命利用电子的传递制造和存储能量 , 而灵魂则通过文字的传递获得能量 。 电子是宇宙间最孤独的存在 , 读书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事业之一 , 然而这种孤独与寂寞中自有生命的大自在和大欢喜 。
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 正如生命为什么要进食 。 我们是寻找归宿的孤独电子 , 读书是为了打破封闭系统 , 获取负熵、获取能量 , 从更广阔的维度观察世界、感悟自我 。 科学、哲学、人文、艺术、教育……每当我们多一个角度的阅读 , 对世界的认识便更加多元和丰富 。 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认知宇宙 , 万物在根本的范式上是相合的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因此 , 量子物理学家玻尔获得丹麦王室“骑象勋章”时选择了道家的阴阳鱼作为自己家族族徽的图标 。 科学在古希腊属于人文学科 , 最终分野而出 , 归根结底 , 一切学科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框架 。
科学让我们从客观理性的维度认识自我 , 这也是今年的“每周推荐”选择诸多科学经典作品的缘故 。 天文学家、作家卡尔·萨根说:“天文学是一门让人谦卑的学问 。 ”在《暗淡蓝点》中 , 他以“we are here”(《我们在这里》)一文 , 让我们在遥远的海王星边缘 , 远观地球化作一粒暗淡蓝点 , 全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宇宙的维度下竟是如此渺小 , 而生活在其上的人类更是如此 , 在那一刻 , 我们窥见自身的有限和孤独 。
生物学家尼克·莱恩的《复杂生命的起源》 , 则让我们的目光由宇宙转回地球 , 最早的真核细胞——我们的生命之源 , 源于一个古菌偶然进入一个细菌 。 偶然和无常是生命的底色 , 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生命”这个词的无限宽广:“基因几乎是无限宽容:任何可能发生的 , 都会发生 。 ”这不也是教育应有的姿态吗?从这个角度反观人类社会、反观教育生态、反观自我 , 正是我们从封闭系统中消除熵的绝佳途径 。
通过文字理解世界
世界由原子组成 , 生命的细胞则由很多分子构成 , 从原子到分子 , 再到细胞和神经 , 而由这些组成的我们——人类 , 在向内探求的同时 , 也将眼光投向无限浩瀚的宇宙 。 从《诗意的原子》到《分子》 , 再到《复杂的生命起源》《教育与脑神经科学》《暗淡蓝点》 , 我们阅读科学也是在阅读生命、阅读教育、阅读自我、阅读宇宙 , 从微观到宏观、由内而外 , 其中自然呈现了认识的一条理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