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黄少虎: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长


教育|黄少虎: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长
文章图片

【黄少虎专栏】
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长
原创作者|黄少虎(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 ” 它非常形象地点明了阅读与年龄阅历的关系 。 而唐代高僧青原行思说过:“看山是山 ,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 看水还是水 。 ”它更是道出了阅历、心境、成长与境界的关系 。 时代呼唤大国良师 , 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守教育报国初心 , 担立德树人使命 , 它不仅要有扎根讲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 还要有保持终身学习精神状态 , 更要有读书、写作与成长的人生历练 。 我们教师 , 只有读书 , 才有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只有写作 , 才能记录与思考工作及生活;只有成长 , 才能与时代、与学生共同进步 。 在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长中 , 总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与困惑 , 这就是文中的 “有人说” , 他们不是歪理邪说 , 或许是片面之言 , 或许未达阅历之言 , 当然也可能是自私地说 , 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我:偷下懒、找个借口、有点小私心……而“我说”只是作为一个为师27载 , 走过许多弯路而不希望年轻人多走弯路的过来人的理解与劝告 。
【1】读书与任务——没有内驱力的读书只是应付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读书任务 。 要不谁有空去读书呀!
我说:读书不图功利 , 要有内驱力;任务是外界给的 。 如果为了功利而读书 , 你就回到了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了 。 你愿意吗 , 肯定不想 。 读书不必为了完成什么目标与任务 , 不必为了满足什么虚荣 , 只为了想看就看 , 没为什么!读书 , 有时会在上面做笔记 , 点评 , 年轻时会写写读书摘抄 , 后来觉得没用 , 就没写了 。 我看有的人写读书摘抄 , 抄得工工整整的 , 我问 , 读此书有何感受 , 说不出来 , 但他们要交差呀 , 所以要工整 。 因为现在各级骨干教师结业要5000字的读书摘抄或心得体会 。 读书摘抄不如写写读书心得 , 可长可短 , 你终会受益的 。
【2】书单的困惑——想读书不知读什么书
有人说:想读书不知读什么书!
我说:读书先不要限定范围 。 有人给自己限定了范围 , 比如励志类的、成长类的、育儿类、心理类的 , 或者什么人物传记类的 。 我呀 , 不给自己局限 , 但有自己的偏好 , 历史类、人物传记类 。 有人说:生有涯 , 书无限 , 怎么办?新书层出不穷 , 永远也看不完 , 你只看你能看到的书 。 好多人很好奇 , 一个专业教师 , 读那么多“闲”书做什么?如果一个老师只懂专业知识 , 他绝对不是一个全面的好老师 。 当前我们面对着一群深受新网络时代影响的学生人群 , 教师没有博通的全才及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 是无法了解与融合这个群体的 , 唯一破解之法的就看“闲”书、读“杂”书 , 多方位提升自己的素养 。

教育|黄少虎: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长
文章图片

【3】全盘接受与批判思维——读书时的视角与态度
有人说:不要跟我争 , 书中说的全对!
我说:古人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 其实要读书要有批判思维 。 读书不是复印 , 也不是让你全盘接受 , 更不是让你信以为真 , 我们要去分辨、鉴别、吸收、批判 。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带着质疑与批判的眼光来看书 , 带着逻辑性与辩证性来判断 , 才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它如果阐述这样的观点 , 想想有没有道理 , 甚至反其道行之的逆向思维法 , 有不同的观点吗?有可以佐证的论据吗?长久以往 , 我们的思维才会发散、思路才会更有逻辑与辩证性 。 在批判中吸收 , 在批判中内化 , 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 在古人告诫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就是这个道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