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马上评|一场考研,一场考验和检验


考生|马上评|一场考研,一场考验和检验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25日 , 浙江绍兴 , 新冠疫情防疫管控区越城区皋埠街道东湖中学考场工作人员正在向考生介绍考场位置 。 人民视觉 图
当考研遇上了疫情 , 总有故事发生 。 今年的考研 ,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 , 都算得上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 比如 , 一个人的考场 , 就成了一些考生的特别回忆 。 “送考上门”“异地借考”“全副武装作战”等 , 也都成了热词 。
据钱江晚报报道 , 浙江海洋大学药学专业的应届考生陈馨儿 , 就是在学校附近一间酒店内完成了两天的考试 。 她总结说 ,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考研 , 也是第一次一个人考试 , 第一次在酒店考试 , 第一次穿着防护服考试” , 并对教育部门、医护人员和酒店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 , 表示了感谢 。
类似的故事 , 在全国很多地方上演 。 四川成都医学院在射洪四小 , 为一名近期从西安回川考生设立特殊考场;在杭州萧山区一家酒店 , 60多名正在居家隔离的考生 , 每人单独一个房间考试 , 视频全程监控;至于疫情相对严重的西安 , 一名被确诊为新冠患者的考生 , 也在西安市胸科医院顺利单独完成考试 。
一个人的考场 , 其实就是浓缩的精准化和人性化 , 且是双向的:既体现在疫情防控上 , 也体现在组织考研上 。 一个人的考场 , 看似形式简单 , 其实背后是各个相关部门的不少工作人员 , 花费了不少心思 , 提供了不少贴心服务 , 共同构建的一道防护罩 , 提供的一个安心所 。
正是因为我们深知 , 考研对一个考生意味着什么 , 错过将是多大的遗憾 , 所以才会尽可能地提供诸如”一个人的考场”这种特别服务 。 这体现的既是对个人需求的照顾 , 也是一个地方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能力 , 更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报道中有一个细节:隔离期间 , 陈馨儿每天的一日三餐都会有人送到房间门口 , 她把自己的“隔离餐”拍下来 , 剪辑拼接到一起 , 留作纪念 。 她说 , “这真的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 这样的温馨细节 , 其实就是身处其中的个体 , 对管理者和服务者最直接、最到位的评价 。
但也要看到 , 这次考研同样出现了不少吐槽的声音 。 有考生因疫情防控的需要 , 无奈放弃考试;还有的无法顺利完成异地借考 , 耽误了考试;有的临时考场没有暖气 , 设施不够健全 , 影响了考生发挥;还有的临时通知做核酸 , 时间太紧 , 让考生的时间安排被打乱 , 等等 。 这些不足的地方 , 同样值得反思 。
一个人的考场 , 也让我们想起了高考期间的类似操作 。 这次考研 , 也可以看成是对特殊情况下大型考试组织经验的检验 。
还要认识到 , 并不是所有全国性的大型考试 , 都可以适用同一套防疫措施 。 考研和高考 , 也有相当大的区别 。 很多考研的学生 , 是异地赴考 , 这就牵扯到不同区域间的人员流动 , 势必也会触及一些地方的防疫政策 。 这就需要具体情景具体分析 , 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 。
回顾这些天 , 这次疫情下的考研 , 既是一次提醒 , 也是一场值得总结的防疫实战 。 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 。 多一些提前准备 , 就会少一些被动应对;多一些“B计划”和完善的预案 , 就会少一些猝不及防和慌乱 。 相关职能部门多一些主动 , 受到疫情影响的考研学生就会少一些被动 , 这是此消彼长的 。
【考生|马上评|一场考研,一场考验和检验】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 但追求精益求精、无微不至 , 应该是一种态度 。 学生们经历了一场考研 ,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 同样也经历了一场考验和检验 , 个中得失 , 需要检视 。 在全球疫情势头依旧不减的背景下 , 类似的考验还有一场场 , 需要我们以更从容的姿态去应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