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兰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的《致谢》火了:“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弃过!”( 三 )


2015年博一 , 我和李明老师探讨具体的研究课题 。 李老师给我一个大致的范围——气候变化对于灵长类动物的影响 , 并且坦率地告诉我:“我自己也不懂这一块 , 我们组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 , 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平台 , 你需要什么可以直接和我说 。 ”有了李明老师的平台 , 剩下的路要靠自己走 , 于是一边上课 , 一边思考课题研究 。
大概半年后 , 我发现这个选题很多人都已经研究过了 , 私下里问几位这方面的老师 , 他们也觉得这个选题意义不大 , 很难出东西 。 我这下慌神了 , 可是又不知道如何给李明老师说 , 直接告诉他这个选题我做不做了 , 要换一个选题?可是换什么选题呢?我们组里的大方向是分子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 , 无论换那个方向都得从头开始 , 我想再坚持下吧 。
在我彷徨之际 , 李明老师无意中给我推荐一篇文献 , 是本所李欣海老师发表的文章 。 看到此文 , 我又见柳暗花明 。 欣海老师做的正是我想的 , 于是 , 我借鉴欣海老师的方法 , 研究我关注的灵长类动物 , 可谓依着葫芦去画瓢 , 先把框架组建起来 。 有了基础 , 我开始进行针对性的突破 , 在欣海老师的基础上 , 往前进一步 , 弥补他之前的研究局限 。 于是 , 我在旧酒瓶里 , 开始装新酒 。 经过半年的努力 , 有了论文的雏形 。 满怀信心地投稿 , 现实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 两个审稿人 , 一位同意发表 , 一位不同意发表 , 结果拒稿 。 李明老师鼓励我重新投 , 修改后 , 换了一个类似期刊重投 , 这一次格外顺利 , 两位审稿人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 经过第二轮小修之后 , 顺利发表 , 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SCI , 二区 , 虽然不是多么出色 , 却给予我前进的信心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这次发表文章的过程中 , 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 别人所谓不可为 , 未必真的不可为 。 有了方向 , 我还要学习新的技术 。 正巧李丽老师来到北京 , 给我传授他的研究技术 。 真是久旱逢甘霖 , 我和李明老师商量后 , 我直接去李丽老师组里学习一段时间 。 跟着李丽老师 , 在师妹李雯雯和师弟代云川的帮助下 , 我总算实现了ArcGIS入门 。 在李丽老师组里 , 我明白我有很多想法 , 受制于自己的技术短板 , 而无法进行量化和写作 。 不久我再次陷入尴尬 , 以前是有想法没有技术 , 有了想法 , 也有了一点技术 , 可是没有数据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这时期(2016年5月) , 恰逢我们组里的任宝平老师来云南野外考察 。 于是 , 我跟着任老师在整个滇西北的滇金丝猴的分布区跑了一圈 ,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 古人所谓读“知行合一” , 此言不虚 , 很多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 。 结合实地考察 , 我认为“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于滇金丝猴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可是 , 如何量化人为干扰 , 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 开始 , 我想借助激素的方法 , 测一测不同亚群的激素 , 以此来量化人为干扰的影响 。
此后的几个月里 , 我在滇西北满山遍野寻找猴子粪便 , 从丽江老君山跑到西藏的红拉雪雪山 。 可是 , 这猴儿的便便甚是难找 。 跑了几周后 , 连猴毛都没看到 。 捡便便难 , 要捡新鲜的粪便更是难上加难 。 我重新回到丽江老君山 , 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 连续2周在山上追踪猴群 , 终于在一个午后 , 在一片密林里 , 发现了滇金丝猴的粪便 , 如获至宝 , 我凑过去趴在地下 , 闻了闻 , 不臭 , 比较新鲜 , 随后小心翼翼地把粪便放到采集瓶里 。 取到粪便后 , 我需要和时间赛跑 , 因为粪便必须冷冻 , 而山上没有冰箱 。 可是偏偏遇上了阴雨绵绵 , 我顾不得那么多 , 冒雨下山 , 路上泥泞崎岖 , 我小心翼翼 , 一边保持平衡 , 一边护着包里的粪便 。 就这样 , 采集到第一处粪便样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