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物|在家做儿童“网红”科学实验靠谱吗?记者亲测:频翻车,烫出泡( 三 )
在家做科学实验频频“翻车”的背后,是市面上许多科学实验小套装的粗制滥造,不但材质低廉,所含内容物成分也标注得十分模糊,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警示。
“看商家的宣传广告以为这些小套装配送的试管、量杯和烧杯都是玻璃的,谁知到手的是廉价的塑料材质不说,还不是瘪的就是破的,质量实在是太糟糕了。”以天猫旗舰店一套月销6000多件的实验小套装为例,不少家长在反馈中晒出了破损的量杯、断柄的刷子以及变形的试剂瓶。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许多科学试验套装包装简陋,化学品仅用透明塑料袋装,里面的内容物也十分模糊,不但没有任何剂量标识,也没有具体成分说明。比如著名的“大象的牙膏”实验,有商家将所用到的实验用品标注为“大象牙膏A”、“大象牙膏B”、“大象牙膏C”,说明书上也是让其混合即可。此外,许多“点水成冰”、“碘钟化学灯塔”等经典实验,试剂瓶身竟然只标有“A液”、“B液”、“C液”。
文章插图
为“方便”儿童操作,有商家将内容物简单标注为“A液”、“B液”、“C液”,没有其他说明。
这种简陋透明塑料袋装,也导致里面的化学内容物状态十分不稳定。有家长表示,小朋友购买的“点水成冰”套装,里面的溶液刚撕开一接触到空气就凝结成“冰”,根本来不及做实验。
文章插图
科学实验玩具年龄虚标问题也十分严重。采访人员发现,不少科学试验套装都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化学品玩具,但年龄要求却赫然写着“3岁以上”。以一套金属提取科学小实验套装为例,该实验材料包中含有盐酸、氯化亚锡、锌等物质。其中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氯化亚锡溶液与皮肤接触能引起湿疹,受高热分解后还能产生有毒烟气。
文章插图
一套金属提取“锡 刺猬”的科学小实验套装含有盐酸、氯化亚锡等物质,适用年龄却写为“3岁以上”。
此外,对实验内容物无具体解释,很容易让实验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产生误解。以流行于中小学生的“水晶种植”的实验套装中,某月销4000件以上的天猫旗舰店品牌将该实验表述为:“天然水晶生长在地壳深处,需要历时数千年才能形成。让孩子了解生长水晶原理,体验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同时,采访人员注意到,该实验的说明书也只有让实验者将“晶粉”倒入量杯搅拌、溶解,将“晶种”浸泡等过程,没有其他原理解释。
专家提醒:
问清实验步骤及急救措施 切忌盲目实验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于老师提醒,家长在收到科学玩具套装后一定要先核对明确成分,检查配件是否安全,明确是否含有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操作过程是否会涉及到放热等氧化反应。如果有,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加料速度也不宜过快。此外,用到的搅拌、冷却装置也要确保质量过硬,防止升温过快、过高。
此外,家长在进行实验前,需向商家问清楚套装的适用年龄、完整的实验步骤,以及出现意外的急救措施,一定不要盲目实验,甚至“做一步、看一步、猜一步”。
采访人员注意到,许多科学玩具套装在防护方面只配有一个护目镜。对此,于老师表示这显然不够。“手套是必须的,除了PE手套外,遇到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还应该再戴一层乳胶手套保护皮肤。遇到有粉末状的试剂,还应该佩戴能防护PM2.5的口罩以及白大褂,防止不慎吸入颗粒或者掉落在日常穿着的衣物上。实验安全无小事,不要着急进入具体的实验操作,儿童应从小树立起做实验要注意好个人防护的规范操作意识。”
推荐阅读
- 隔离点|天津一高校成隔离点粗暴转运学生物品,网友喊话去“抄作业”
- 物理|?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发布!
- 教师|女教师下课忘关“投影仪”,搜索内容暴露无遗,学生感到震惊!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电场、磁场解题宝典,建议收藏!
- 高中物理|评上副高之后,优秀名额都让给别人了,教师:我也10多年不优秀了
- |“我在家也是小公主”,00后辞职信如“段子”,老板看完语塞
- 古生物|北大“六代单传”的专业,一人请假全院停课,毕业照学生自己拍
- 大学|高一学生期末数学56、物理28,化学41,还有希望考重点大学吗?
- 四川省|想要了解四川选调生?工作内容、待遇、晋升,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大学生|大学生“寒假在家”有多难?挨骂成了常态,前后对比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