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武大爆火恋爱讲座教授发文谈招生难:老师真的用心,学科真的有文化,欢迎报考!( 三 )


其一,师而无学,以规整为美。近百年,世之变化可媲美上下千年,寿命倍数递增、技术迭代速进、交通便利通途、信息激荡日新。此为表,里即现代化,其加速社会流动、冷漠社会关系、乱序社会结构。以韦伯之见,即理性化。理性之社会是谓机器,凡此社会高度精细分工,人为机器之零件,机器运则井然有序,零件无己,任由配合。机器运行流畅,亦有规整之美。然此划一之美繁茂则弃绝洞见,亦阻创造。心理学缘起德国,于战后由北美独霸,其学术规范事无巨细,规整有余然洞见不足,其表现有三。一则以工人为学者。凡事为谋生之手段,则兴味阑珊。学者但为职业,便与兴趣扬镳。其为志业之时,亦学者为工人之刻。若真爱学术者如痴如醉、狂迷不顾,然充耳者皆怨苦不堪言、压力甚众。如此境地,惟其工人耳。工人者为薪资故,然学者由求知始。古之士,衣食无忧、佩玉鸣銮、兴致盎然、闲然悠得。工人价值异于学者,其可因薪为不为之事,以此为师,无美可依。其劳作亦异,重目的而轻过程、采发表而轻思想,以结果论手段之正义。此风之盛,有甚者可习网络而不登网、究发展而不育子、践临床而不诊病、问政治而不闻天下事。凡此功成者盛则心理学微。二则以规范为创造。其上荒谬皆因学科之规范。规范定式、客观标准,本非恶事。资本裹挟意志,断袭技术;科学代之信仰,祛魅价值。心理科学之训练无非,转换问题、思维变量、操作概念、推陈理论、检验预设、分析结果、探问缘由、找寻边界。凡勤奋者遍览文献,变量随置,模式研究、套路成文可畅行学界。形塑成文犹如生产,改换变量无须洞解,学习形式遑论内容。勤学懒思亦为学者,熟练匠人遂成大师。三则以发表为评价。工人重评价轻过程,流水作业可取大量发表,为发表评价体系之受益者,创新学术者或因不合规范而尽受折磨。学术阶梯残酷、赢者通吃,受益者获取且分配资源,学人落后一步,则满盘皆输。破五唯之策确逢其时,然何者可替发表以为标尺无解。发表确使套路工人钵满窃益,虽掩蔽真才,然其亦可阻此尚学而不会者。若无客观评价,于中国之文化国情,学派、联系、师承、友亲,恐连套路工人皆怀忐忑。百年前之学术评价定非此种,然当时之教授以现今观之亦实至名归;百年前之期刊并无规整,然论文之风采不逊今之模板;百年前之研究技艺单纯,然思维之争鸣今时犹存。思忧百年,仅存一叹。
其二,学而无思,以手段为美。心理学本有理论,盲人摸象尚有己见。艾宾浩斯之名言:“心理学历时悠长,然历史短隙”。此言于其时乃叹于前句,即心理学思想丰厚;于今日则后句更刺痛人心,心理学史似若终结。于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前半叶,不足百年间心理学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论千姿百态、故事波谲云诡。然心理学史写至近几十年均已然囫囵,人物、思想、材料之匮乏,宣告大理论之时代终结。理论缺失之时,乃手段乘虚之日。以方法异化理论,以手段替代问题,蔚然成风,任其极化。手段依存于问题,极化则为舍本逐末,学科之不惟理论以手段为美的偏狭不免流于粗浅。其表现有三。一则以设备为价值。若论学理,则探究同等问题并得类似结论,问题为先、手段次之。然现实相悖,同论题者,以先进设备之研究,其发表于关注,均较之传统方法有异。新设备若不可提出新问题,则必为技术之盲目崇拜。先进设备与技术有经济成本,亦有熟练掌握之努力成本,然此等成本之价值不应等价为学术价值。学术价值仅发于问题,无关手段。现实而言,理论之匮乏导致本分研究仅得细枝末节之答案,然设备绚丽高端、结论哗众取宠者则名满天下,挤入学术幂律分布之头部,获得先发优势、资源分配与审美设定权。如我富强之国,仗伦理之快捷,逞各色先进仪器,将传统心理学已知之结论行地毯式探究,文章千篇而结论止于验证,不可谓美。二则以结果为假设。无理论指导之学,仅依回归建构朴素变量之关联,凡社会行为非物理现象,人与情境影响者众,单一关联甚微。人心之现象朴素存在,然难以重复;常人之常识亦常无法获知。心理学人皆怀心酸之实验结果,亦皆知知精巧设计多无显著,立足于此之数量理论如何能不陷入危机而饱受质疑。长久以来,心理学家惯从细枝末节之变量数学关系中建构所谓理论,以探索之结果讲成熟之故事,其与依理论推理出假设再行验证之逻辑背道而驰。若从初处无理论,又向何方觅假设。多有心理学人鼓吹数学变量之回归乃理论创立之良方,然其并未理解理论乃抽象概念之联接,而数量模型则为具体构念之关系,二者于解释水平上本质不同,也难于平等。如此辩称,不啻舍本逐末、将果作因。三则以方法为问题。诚然绝巧设计令人拍案,格林沃德因创内隐联想测验尝言:“方法即理论”,其言乃为反驳勒温之见:“理论即实践”。格氏之言夸耀其法,然观点甚谬。诚然,大数据、机器学习、神经科学、统计革新,各色方法让心理学看似更为科学,却也让此学科失魂落魄。方法异化为钳制思想之工具,依费斯克之言,方法过度之偏激,遂成方法恐怖主义。若神经科学家总忘怀脑有其主人、而数据研究者常忽视行为之模型后尚有情感动机般,窥依新颖方法去探求人心又何尝不谓更简化、更粗暴之盲人摸象。心理学之实验设计透尽心思,细品甚美。凡好学者无不醉心于精巧设计,于其中体味人类探觅心影之智慧。斯塔佩尔亦曾坦言,乃精巧设计让其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以至悖伦走险、触底犯线、堕入歧途,他不允许如此巧夺天工之实验设计得不出显著结论。然学者均当共识,精雕细琢仅为解决困难之灵光乍现,而非经天纬地之理论大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