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教师通常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教学难点: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

3.等差数列的性质 。
二.讲授新课
引入: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2细胞分裂模型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
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 。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
列:1,2,(略)
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9练习1,2,3,题
2.作业:P60习题1,4 。

第二课时5.2.4等比数列(二)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
一.复习准备:
提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如果是等差列的三项满足
那么如果是等比数列又会有什么性质呢?
由学生给出如果是等比数列满足
2练习: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3等比中项:如果等比数列.那么,
则叫做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教师给出)
4思考:是否成立呢?成立吗?
成立吗?
又学生找到其间的规律,并对比记忆如果等差列,
5思考:如果是两个等比数列,那么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为什么?是等比数列吗?引导学生证明 。
6思考:在等比数列里,如果成立吗?
如果是为什么?由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
三.巩固练习:
列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和第4项分别是12和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
解(略)
列4:略: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练习:1在等比数列,已知那么
2P61A组8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解决问题,会求抛物线的焦点弦长 。
教学重点: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有关应用 。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新授:
例1、点M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5=0的距离小1,求点M的轨迹方程 。
解:略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x轴,抛物线上的点M(—3,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m的值 。
解:略
例3、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 。
解:略
点评:1、本题有三种解法:一是求出A、B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AB的长;二是利用韦达定理找到x1与x2的关系,再利用弦长公式|AB|=求得,这是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三是把过焦点的弦分成两个焦半径的和,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 。
2、抛物线上一点A(x0,y0)到焦点F的距离|AF|=这就是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焦点弦长|AB|=x1+x2+p 。
例4、在抛物线上求一点P,使P点到焦点F与到点A(3,2)的距离之和最小 。
解:略
三、做练习:
第119页第5题
四、小结: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需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和确定p的值,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有时用焦点半径公式简单 。
2、焦点弦的几条性质:设直线过焦点F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①;②;③通径长为2p;④焦点弦长|AB|=x1+x2+p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