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之日干旺衰( 三 )


把天空看作一个大的宇宙太极,而配于五行,每个五行又有阴阳之分,而得十干,寓意天体十年完成一次公转变化 。地支呢?
古人发现在一个阴阳循环中,月亮出现了十二次,又结合气候的变化,完善了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即代表方位、又代表五行之气与季节的搭配,而且位置与节气相同步 。
在干、支完成之后,将十干与地支相配合,出现了60甲子,每一个天干代表了宇宙太极每年的运行位置,地支代表了地球相对应的运行位置 。
这也是大家一直考虑的问题,为什么每年都是四季循环?
春夏秋冬没有因为壬午年、辛巳年而有所不同 。
所以八字中的年柱只是起到记载天体与地球运行的相对位置,决定五行旺衰的力量很小 。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令则记载了地球在公转中的位置与气候,八字的月柱是真正的当令之神,它决定五行旺衰的力量比较大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字的日柱是记载地球自转的位置,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提示了天干正处在的空间环境 。时辰则是把地球自转位置的四时表现出来,是真正的当气之神 。
通过以上分析你会发现,在四个柱中,年柱、日柱决定是位置、空间概念,月令、时辰决定的是气的概念 。
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同样的字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它们决定发挥着不同的意义 。把这些思维运用在八字的分析上,就会更形象的来分析八字的旺衰 。
“得时不旺、失时不衰” 。
得时俱为旺论,失令变作衰看,虽是至理,亦死法也 。五行之气流通于四时,虽日干各有专令,其实专令之中亦有并存 。
这些都是在体现在时间的与空间的对立之中 。就拿我们现在周围的事物进行比较,你就会发现空间是可以制约时间(注意这里的时间概念是指气温的变化)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吃上新鲜的素菜,是因为塑料薄膜温室的出现 。
它的生产条件是用塑料薄膜将时间在空间内改变,外面虽然是寒风淋漓,大棚内却是瓜果飘香,这就是空间内的五行变化 。炎热的夏天你坐在有冷气的房间内,不会感觉到夏天的炎热,这同样是空间内的时间变化 。冬天的哈尔滨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
而海南却是碧海银浪,人们在享受大海的沐浴 。都是在同一个时间,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事情?
这是因为它们虽然时间相同但空间不同的原因 。大家可能认为你讲这些对八字确定旺衰有什么用?
很有用 。
日柱不单是预测的太极点,它实际是看日干所处在空间的对比 。就拿甲而言,子月以是天寒水冷,而你正在甲午日,这就是在寓意,甲木生在冬天的海南,如果是生在甲子时,则是水旺用火 。如果生在午时,此时则是火旺用水 。
若我们再换成甲寅时,同样是在午时、子时,你的用神就难确定 。
大家必须把八字中的时间、空间对立形成图画思维,这对选择旺衰很重要 。
当日支与月支为同类五行时,表示时间与空间同步 。
日支与月令不为同类五行时,说明此时的空间与时间存在差异 。你可以想一想,我们国家是不是有四季如春、四季炎热、四季清爽、四季冰天雪地的地方 。
如果你把这些问题都能相通,也就真能理解“得时不旺,失时不衰”的真正含义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中国古贤的一句话,可是把它用在我们的八字分析上,具有同样的意义 。月柱、时柱分别代表着气的进退,也就是天时 。
而年柱、日柱分别代表着空间、位置,也就是地利 。
在八字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组合,日干虽然不得月令,但并不见以弱论,也就是“得时不旺,失时不衰”的道理 。例如庚申 己卯 庚寅 庚辰,此造东方无根之金,生在卯月财旺,金似弱 。哪知年支比劫,年月日时四干连气,又得时辰印星相助,庚金不弱反旺,是天时不如地利 。
又如庚申 戊寅 辛酉 甲午 此造西方坐刃之金,生在寅月午时,财官之气当令好似弱,现在月干戊土把年柱庚申与日柱辛酉,连成一气,此时辛金不弱反旺,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例乙巳 戊子 丙午 甲午 此造丙火生于子月,七杀势旺,但不知丙午日为南方刃地,又得时上甲午,年上乙巳相助,火木势众,丙火反旺,是占人和也 。在判定旺衰时,大家往往把年月日时四柱通看,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即使它们是同样的字出现,而出现的位置不同,则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
《滴天髓》云“预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 。何谓帝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