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是几小时( 三 )


此外还有“未明”(太阳未升起)、“昏”(太阳将落未落)、“夕”(太阳已落)、“霄”(夜晚)等词语 。
但这只是用来标识时刻,还不是将一日时间等分多少段后产生的“单位时间” 。
古籍中最早记载的计时制是“百刻制”,即将一日的时间长度均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单位时间,约合 14 。4 分钟 。这源于中国古人使用的计时工具——刻漏,即滴水漏壶和带有刻度浮尺的水桶组合 。
它的原理是自然重力环境下水滴滴下事件比较为均等,然后用浮尺显示出滴水体积进而表示时间 。《周礼》中记有“挈壶氏”专管王室计时,《史记》中也记载齐国战将司马穰苴与监庄军贾相约,“立表下漏待贾” 。可见即使是在移动的军队中也使用刻漏 。
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漏壶 。此时中国古人仍使用单壶,壶内有浮尺露于壶外,浮尺随着壶内水面降低而降低,刻度也就随之变化秦汉之后,刻漏仍是主要的计时工具,《汉书》中常有“夜漏未尽一刻”、“夜漏下十刻”的记载 。
南北朝后十二时辰制大范围普及,与百刻制融合,因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一日的刻数偶有变化(一百零八刻、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但最终仍稳定在一百刻 。
直到清代西洋钟表大规模传入,二十四时制与百刻制结合,一小时四刻,一日才确定为九十六刻 。而计时工具盖遍也让百刻制最终被二十四时制代替 。清康熙年间制桐多级刻漏壶,此壶融合西洋计时方式,一天为九十六刻 。
我们熟悉的“十二时辰制”本身并不包含单位时间,也就无所谓时间单位的长短 。十二时辰制起源于利用太阳方位确定时间点 。它用日晷作为时间计量工具,人们根据日影留在晷面上的位置确定时间 。
中国古人将日晷一周等分为十二份或二十四份,用十二地支、四维、八干命名,形成十二时辰制和二十四时辰制 。
由于日晷使用方便,这种计时制度在南北朝后被广泛采用,但是它的精确度比较差,历代天文计时仍采用百刻制 。此外,皇室和官府在夜间值夜也有一套计时制度 。
汉代皇宫值夜,将一夜分为五更,自晚上七时开始记起,约两小时一更,到早上五点 。后来又将一更分为五点,一点约二十四分钟 。此后这道值更制度被延续下来 。
除了上述官方认定的计时制度外,中国古人在民间还经常采用其他的词汇表示时间 。由于故人生活对时间的要求并不精确,所以这些时间计量词汇指代的时间通常比较模糊 。一更是几个小时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提示语 。
民间鸡叫的传说一更火,二更贼 。就是说鸡在一更天叫,将会有火灾,二更天叫有贼(听说80%是准确的) 。那么古代的一更是几个小时呢?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 。
时,也称时辰 。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 。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 。
《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
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 。
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 。
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 。
”《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十二时辰和现代时段对照表十二时辰完整名天色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十二时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十二时辰分段名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现代时段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