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是几小时( 四 )


18、
19、
20、
21、
22、 24时
1、
2、
3、
4、
5、
6、
7、
8、
9、
0、
11、
1、 时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时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
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
”《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 。”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 。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 。
往时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楼,黄昏后鼓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 。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楼,每夜有更夫根据鼓楼上指示的时间打更报时,可说是保存旧习的表现 。
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 。
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 。
一更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开班、三次交班、收班,叫“五更”,因此,一夜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2 。
4小时 。
戌初一刻为一更,亥初三刻为二更,子时整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中午1100到中午
1300、 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 。
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
古代计时,一天分12时辰,在日晷上是十二个大区,指针的影子处于哪个区,就表明当时是那个时辰 。但一个时辰有如今两小时之久,不够精确,于是在时辰内继续细分,每个时辰分【时初】【时正】两部分,各分四个部分,分别叫做【初刻】【正刻】,所以一个时辰工分八刻,相对较为精确 。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 。
有人说11点45分才是午时三刻,不对的,那个钟点叫【午初三刻】 。十一点交午时,十一到十一点半为午时一刻,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为午时二刻,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为午时三刻,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就是午时四刻了 。计算的关键在哪里呢?
从前的一刻是代表半个小时(三十分钟),今天的“刻”变化了,是指每十五分钟一个交接点,类似几何学里“线”与“点”的定义或者关系 。
一个时辰包括两个小时,半个小时是一刻,计有四刻 。我们现在的却是,十五分钟为一刻,一个时辰分成八刻了 。从明代起,朝廷基本确定午时三刻是斩杀囚犯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阳气最盛,被杀的囚犯阴魂收到的压制最大,不至于作乱 。
除此以外,午时三刻的人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 。因此在这个时候处决犯人是处于一种人道的目的,可以减轻犯人的痛苦 。在北京这个地区,12点45分,太阳高度角已经偏西,不是最大了,为什么说阳气最盛呢?
因为北京和西安有经度差异,北京是东经116度43分,西安是东经108度54分,两地相差将近45分钟,北京12点45分的时候,西安是整12点,日晷起源于西周,都城镐京就在西安市附近,黄帝陵也在陕西境内,所以算时间可以按各朝代都城为中心(如北京)方位测量,而讲到正午阳气最大的时候,要以西安市为准 。
因此明代以后各朝代都定都北京,杀囚犯的时辰就定为午时三刻了 。一刻是几个小时“刻”是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 。
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 。
远在周朝,已经用漏壶计时,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铜壶底钻一个小孔,壶内竖一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从小孔一滴一滴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会逐一露出水面,一天一夜刚好滴尽,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 。
4分) 。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 。到隋唐时,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夜间还使用独特的计时方法,这就是“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