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是几小时( 二 )


“打禅七”大约起源于明代,僧侣以七天为一个时间单位,每天以禅定修行为主,不再上早课、日课、晚课 。
僧侣们禅定时就燃香计时,称为“坐香”
每支香间隔时绕佛像小跑活动筋骨,称为“跑香” 。现在中国佛教僧侣仍有“打禅七”,但已改用钟表计时,只是在时刻表的名目上保留了燃香计时的痕迹 。
打禅七每日用香计数各不相同,从凌晨四点到晚上十二点,燃香数从十一到二十四不等 。这是因为线香本身长短、粗细、材质以及制作工艺各不相同,燃烧时的速度也有差异 。
据亲测,某品牌檀香线香一支长
2、 厘米,直径 2 毫米,在室内燃烧约
5、 分钟
另一品牌檀香线香一支长
3、 厘米,直径 1 。
5 毫米,同样条件下燃烧约
3、 分钟 。
可见一炷香时间并不确定 。仔细想想,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响,携带方便,制作简单,且能营造气氛 。
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且有标准,像现在的GB标准或ISO,不是可以随便做的 。一柱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个小时 。晚间打更的更夫也用香来确定时间,所以也叫“更香” 。
曾经的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 。4分一刻,曰15分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
《僧祇律》记载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1日1夜有30须臾 。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弹指=7 。2秒,瞬间=0 。
36秒,刹那=1念=0 。018秒 。须臾弹指瞬间刹那=1念 。
“柱”在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柱子”或“像柱子的东西”,第11版的《新华字典》对“柱子”的解释为“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多用木、石等制成”,常见词为“偷梁换柱”“顶梁柱”“擎天柱”等,成语“胶柱鼓瑟”中的“柱”为“乐器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还是起到支撑的木构件,可见“柱”并无量词之用 。
“炷”字在上述两部字词典中都有三个字义,一为“灯芯”,二专指“烧香”,三做为量词,用于点燃的线香,如唐诗人韩偓的《秋村》“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
宋苏轼的《书双竹湛师房二首》有“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都是此用法 。唐诗人许浑的《秋夕宴李侍御宅》中的“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则是表示时间的长短 。
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人们用来衡量时间的东西也是非常多 。一根烟、一炷香、一顿饭,最为奇葩的莫过于“等一会儿” 。
那么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呢?
古代没有时钟计时,日晷也只能标示一个时辰(二个小时)的时间分别 。
所以小于一个时辰的时间,只好用一些生活上常做的事情来描述 。例如一盏茶、一柱香、一顿饭……而一盏茶,指的是那种有碟、有盖的茶杯,喝的时候盖子开一点喝,不要让茶叶跑出来的那种杯子,所以喝的速度又比直接拿起一个普通杯喝茶来的慢多了 。
一盏茶,这是古人表达时间的一种概念,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 。
一盏茶的时间其实也是一个形容词,一盏茶指的是一碗茶从端上来到茶凉的时间 。这个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夏天可能需要15分钟,而冬天可能10分钟都不到 。
一壶酒的时间一个时辰——两小时 。一餐饭的时间半个时辰——一小时 。(古人讲究细嚼慢咽,忌讳狼吞虎咽 。
现代人一餐饭是半个小时一袋烟的时间过去百姓自己用竹竿或树根制作的烟斗,吸烟时,应该从腰间取出烟斗,然后用手在放置烟丝的布兜里取出烟丝,在前面放烟丝的小孔里放一捻〔就是食指和大拇指捏的一点烟丝〕烟丝,然后点火,嘴在另一头吸,一般能吸3-4口烟,然后就把燃成烟灰〔一般都不能把烟丝全部燃完〕的烟丝和烟灰磕出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分钟左右 。短时间的计量一般是指一日以内的时间划分 。年月日都可以通过天文观测确定,而日以内的时间需要人为利用计时工具划定 。
于是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单位命名取决于时间计量工具,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时间计量工具多种多样,就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时间计量单位 。中国先民最早还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时间点,如《两小儿辩日》中有所谓“日初出”、“日中”,就是指早晨和中午时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