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妙重阳节满分作文

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初中美妙重阳节满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
初中美妙重阳节满分作文1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时机 。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
那我又能在这大好时光做些什么呢?赏菊.品茶.放风筝.荡秋千......思来想去,我郑重其事决定为年过七旬的爷爷洗一次脚过一个重阳节 。
放学回到家,我把书包放到一边,一蹦一跳地来到爷爷的房间 。“爷爷······”望着爷爷那瘦骨如柴的身体,又联想起爸爸口中年轻时身强力壮的大汉爷爷,一个鲜明的对比啊!我张口结舌,感到一股泪涌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心里也酸溜溜,难过极了,也许女孩子就是这样多愁善感一些吧 。“什么事啊?”耳边又传来了爷爷声如洪钟又坚定有力的话语 。“我·····暂时保密 。”我调皮的一笑 。“小滑头!”爷爷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我跑出房间,拿了一个洗脚盆,放了点水,试了试温度,笨手笨脚地端起来,也许是因为水太重,我走起来简直像个摇摇摆摆的企鹅,还泼一地的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拍了拍我这只“落汤鸡”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喉咙里像个风箱,呼哧呼哧地响,便轻轻地拍了拍爷爷那像弓似的背,有礼貌的说:“请 。”爷爷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将计就计,帮爷爷脱了那破烂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脚挪到盆里,搓了搓,又为爷爷敲了敲腿 。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爷爷,爷爷脸上笑开了花,意味深长地说:“长大啦!懂事啦!小宝贝亲一个!”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而是轻轻地吻了吻爷爷
初中美妙重阳节满分作文2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 。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 。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 。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 。这种对重阳节 “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 。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 。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 。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 。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 。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
初中美妙重阳节满分作文3
快到重阳节了,我觉得要为老人做一件事——做重阳糕 。不会做!怎么办?我灵机一动 。为什么不做一块馒头呢 。这也是一块孝心嘛!
在一天中午,我准备趁爷爷奶奶午睡时做馒头,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我先拿出面粉,和了水 。可是太稠了,第二次又太稀了,第三次,我终于调出了合适的面糊 。下面该把面团捏成馒头形了,可我怎么捏也捏不像 。只好找来一个模具应付一下了 。最后该蒸馒头了,我把馒头放进了锅子,开始蒸了 。我这时才想起来,忘记在馒头下垫纸了,这样蒸出的馒头可不好吃 。我只好再做一个了 。可是我太着急了,做什么都做不好 。我只好静下心来,一步一步慢慢做 。先和面粉,再印馒头,最后蒸馒头 。这次我可记住要放纸了 。很快,两个馒头就蒸好了 。我细细的端详我的作品,圆圆的馒头上画着一双大眼睛、一张小嘴以及一对可爱的长耳朵,最后又飞快地用巧克力酱写下了:重阳快乐!我十分满意我做的馒头 。我又抬头看了看 。爷爷奶奶快起床了,我连忙躲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