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课程授课的教案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源远流长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教学理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二年级语文必修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教案1
《水龙吟》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
教学设想
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 。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 。(选择部分即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辛弃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 。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_,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
4、译读(学生结合课_释,理解诗词意思)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老师一起探讨 。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研习全词,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