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窦娥冤的故事简介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 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杂剧作品 , 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剧本全剧共四折一扇子 , 以《汉书?于定 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为原材料 ,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 , 主要描写的是窦娥被无赖诬陷 , 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的故事 。
窦天章是楚州穷困儒生 , 无钱进京赶考 , 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做童养媳 。婚后丈夫早逝 , 婆媳相依为命 。现在想来 , 为了进京赶考 , 把亲生女儿卖掉 , 也够丧心病狂 。蔡婆讨债被赛卢医骗郊外谋害 , 张驴儿父子救下 。强逼婆媳嫁他父子 , 窦娥不从 , 张驴儿毒死蔡婆要挟窦娥 , 误害其父 。诬告窦娥杀人 , 糊涂官府严刑逼供 , 窦娥为救婆婆 , 承认自己杀人 , 被处以斩刑 。本来应把犯罪人员逮捕法办 , 却杀无辜人 。
窦娥临刑发三条誓: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 死后都应验 。这虽然是迷信 , 我们却认为是应该这样 。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 , 窦娥鬼魂重诉冤情 , 死去的窦娥沉冤得雪 。窦娥这一悲剧人物 , 抒发人民群众的反抗情怀 , 震撼人心 。我们知道 , 《窦娥冤》盛演不衰 , 据统计 , 我国约有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
关汉卿的《窦娥冤》 , 明 显得受到 “东海孝妇”故事的启发 。从“东海孝妇”的传说到 《窦娥冤》,已经带上了元代社会的强烈的现实生活色彩 。《窦娥冤》塑造窦娥这个从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妇女形象 。窦娥人生不幸 ,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 ,“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世也波生招祸尤” ,认为是前生烧了断头香所致 。窦娥的自言自语 , 震撼人心 。
她父亲穷书生,蔡家并非没饭吃,没衣穿,又不是少钱欠债、被人催逼 , 婆媳俩生活并不苦 , 窦娥产生“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父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的思想 , 不是消极度今生,而是为“把来世修”。我认为 ,  窦娥安于命运、相信天命 , 善行换取来生 ,  争强好胜 , 外柔内刚 , 活着比饿死还好 。窦娥和小白菜比较 , 冤情更大 , 是死了以后 , 做鬼报仇 。
【窦娥冤的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窦娥冤的故事简介】 当张驴儿父子闯进来 , 她对引狼入室的婆母不满 , 认为她“旧恩爱一笔勾 , 新夫妻两意投,枉把人笑破口”  , 对于厚颜无耻的张驴儿调戏她 , 毫不客气地推倒他 , 为争贞洁名 , 争做人的自主权利 。我们想 , 窦娥满以为官府公正执法 , 在事实面前幻想破灭 , 这是多么的无助 , 死不瞑目 。
临死前看清官府面目 , 官吏们无心正法,百姓有口难言 , 悲愤已极,发誓愿 。我认为在这里 , 窦娥争的是清白,表达的是无辜 。她怨忿贪官污吏 , 窦娥死后 , 三桩誓愿桩桩实现 , 但她没罢休 。鬼魂哭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把仇人等待 , 她求父亲为自己除罪名 , 而且高呼“衙门自古朝南开 , 可想而知 , 她是向“官吏们”挑战 , 向整个官僚机构挑战 , 为所有受冤百姓鸣屈 。
窦娥刚强又善良 , 对婆母孝顺 。婆母讨债回来 , 迎接问候 。张驴儿父子对窦娥深为不满 , 但蔡婆病了想吃羊肚汤 , 她给做 。对蔡婆可谓孝顺之至极 。这是个可怜的孩子 , 桃杌太守听信一面之词 , 她宁死不招“药杀公公”。太守打她婆母 , 竟毫不犹豫招认罪名 。
窦娥孝顺 , 自己蒙冤也不让别人受委屈 。赴刑场怕婆母伤心,要求走后街 , 是被压迫者与被侮辱者之间的同情心 。我认为 , 窦娥是善良美好的化身 , 冤屈伸亡魂叮咛父亲 , 婆婆无人侍养 , 可收家中养生送死 。看一看 , 她鬼魂为自己报仇 , 还要父亲保护无依无靠的老人,只要婆婆平安终生,自己死而无怨 。

大家知道 , 窦娥的信条一是贞节 , 二是孝道 。她“一马不备二鞍 , 好女不嫁二男”。她鬼魂理直气壮 , 自认为毫无越轨 , 问心无愧 。张驴儿无理威逼 , 她用三从四德作防身武器 。蔡婆软弱和引狼入室使窦娥孤立无援 。她说服蔡婆 , 窦娥守节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蔡婆亲生儿子 。如果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 窦娥就不可能被冤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