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由来,课程的由来?

课程的由来一、课程的原始形态和其诞生
1.原始形态课程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促进了科学、艺术的萌芽和发展 。教育的内容和进程也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导致了原始形态的课程的出现 。
原始社会为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社会、劳动、文化和军事等多方面内容 。其教育方法主要是游戏,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生活和劳动 。通过游戏,儿童掌握了这些知识,锻炼了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内容也不断增多,劳动的技能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此外,由于宗教和其他原因而产生的音乐、舞蹈、体育竞技等都成为年青一代学习的内容 。
由此可见,到了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内容已经从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混合状态中相对分化出来了,并且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若干个相对固定的知识和技能领域,成年人还会根据儿童年龄的长幼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年青一代,这就构成了课程的原始形态 。
2.古代学校课程的诞生
【化学的由来,课程的由来?】对于人类历史的分期,历史科学一般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称为古代史 。课程演进的分期和历史科学对历史阶段的分期是一致的 。原始社会出现了课程的萌芽,我国奴隶社会的课程有“六艺”,封建社会有“四书五经”;西方奴隶社会和中世纪课程则有“七艺”和“骑士七艺” 。
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设置先秦时期最初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科目,称为“六艺”,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四书五经”,以及民间私塾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
二、近代课程的发展
1.学科课程逐渐形成
近代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对外扩张正常的需要,西方国家初步建立了纵向分科化的中小学学科课程体系 。到17、18世纪,英、德等国的学习大都开设了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课程 。
2.经验课程已经出现
19世纪末,西欧和美国的少数教育学家针对学科课程的弊端,在小学开展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增设了手工、游戏等活动课程 。杜威吸取前人课程改革的经验,创办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了经验课程的实验 。这种课程以一系列活动作业为主要经验,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
3.核心课程开始萌芽
核心课程是以问题或某门学科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组合起来的课程,最初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 。实质上,核心课程是活动课程的发展 。核心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主要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由教师或教学小组在活动中进行教学 。核心课程注重社会需要,课程内容以社会生活问题为核心 。
三、现代课程体系的建立
1.现代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
进入20世纪以后,经历了古代和近代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和发展,现代课程体系首先在西方国家得以确立 。具体表现为:
(1)现代课程目标逐渐明确 。现代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了三个不同层面:广义的课程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和描述意义的课程目标 。其中广义的课程目标指的是教育意图,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括比较全面 。它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具体分为课程宗旨、课程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是一个具体化的视角 。它定位于教育内部要素与学生的关系,可以具体划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描述意义的课程目标也即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
我国现行的课程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广义的课程目标和狭义的课程目标 。广义的课程目标,具体指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其中,教学目标又分为年纪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也即课时教学目标、描述意义的课程目标(包括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
(2)现代课程结构趋向完善 。现代课程结构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它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三部分 。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 。我国的现代课程结构体系同样也在实践中不断趋于完善和合理 。其中,纵向结构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组成 。横向结构强调在小学实行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从初中开始有条件的开设选修课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