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由来,腊八面的由来?

腊八面的由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 。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腊八面——顾名思义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吃的一种面食,以前流行于关中地区,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面 。因为陕西不产大米,所以演化成了腊八面 。做腊八面前一天下午就得炒好臊子、和好面 。做臊子时,先把新鲜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豆腐、白萝卜、红萝卜、大葱等蔬菜切成丁;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备用;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啦 。

腊八粥由来,腊八面的由来?

文章插图
八宝粥的来历是什么八宝粥来自于古代的腊八粥 。
八宝粥起源: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 。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 。
腊八节这天也是佛教节日“成道节” 。相传,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遭难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 。此后,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 。并用干果、杂粮煮成“腊八粥” 。
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合家聚食,还馈送亲友邻里 。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南部地区人民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
腊八粥由来,腊八面的由来?

文章插图
八宝粥的来历和历史八宝粥,又名腊八粥,佛粥,汉族传统节日食品 。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 。
相传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有一次,正是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还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 。于是他就在野外到处找东西充饥 。突然间,他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松鼠慌慌忙忙逃进一个树洞里,朱元璋走近那个洞口,用树枝掏了掏,在树洞中发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粮食,显然,这是老鼠的冬储粮 。朱元璋掏了一大把五谷杂料,其中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 。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记着他少时亲自做的“杂粮粥” 。他规定在御膳堂要做这种五谷杂粮粥,并钦定这种粥的名称为“腊八粥” 。御厨在粥中另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 。后来这种粥又传到民间,一直相延到今 。
腊八节来历据史籍记载,腊八是儒、佛两家的节日 。据《礼记》记载,天子有八位大腊神,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 。腊的本意是索求,一年十二个月,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 。
【腊八粥由来,腊八面的由来?】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最先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 。
汉代时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并正式定为节日,称为“腊八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