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们身边的聪明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正是需要我们学习思考和让自己变成聪明人的突破口 。
而我们身边的聪明人都有那些共性呢?
延迟满足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了 。
【为什么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什么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 。“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
多年后,米歇尔在偶然与同样参加上述实验的三个女儿谈到她们幼儿园伙伴们的近况时,他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 。后来教授的跟踪调查也发现,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后天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
学会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让自己保持持久的学习力和努力惯性 。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并不是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很聪明 。

越是侃侃而谈让别人感觉到自己很智慧的人,并不是一定就很聪明,因为这不叫聪明,这叫秀智商或者秀情商 。马车越空,噪声越响,智慧并不是通过提高分贝来实现的,通过提高分贝来争吵的面红耳赤的选手似乎是一种低段位的操作,并且整个人会容易陷入失控的高风险状态之中 。
聪明的人,人“狠”话不多 。
真正聪明或者说智慧的人甚至都很少大声说话,整个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相当的从容和淡定 。他们大多数时候不是急于发声或参与到谈论之中,而是在多数时候都在倾听和思考,并且不会轻易下结论,即使发声也特别的“狠”,说就一定说在点子上,让人有种“你懂我”的亲近感 。
社会大课堂,人狠话不多 。
出入职场的小白,大多数时候会抓住每个发声和表现的机会,积极的发表自己想法和意见,殊不知,作为新人最重要的不是急于表现,而是多听多学,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充分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也为时未晚 。没有积累和沉淀,没有充分思考的输出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社会这个大课堂会给每个不成熟的小白上一堂生动的成长课 。
昨日和一朋友聊天,听她讲了一个自己部门的故事 。
她部门最近进来一位新同事,小伙子看起来很阳光,人也很好,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来熟,话多到让人生厌的程度,大家忙成狗时他在说话,大家想午休一下时他在说话,反正就是一天到晚嘴巴没停过 。问题就出在一个星期以后,部门经理通过人事部门给他谈辞退的事情 。短短的一周,考察期都没过,就被公司辞退,社会大课堂,人狠话不多 。
聪明的人一般比较随和,不会轻易为自己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不会轻易为自己树敌 。虽然他们比较平和,但是对于他的底,他不会轻易把他的底亮给你,你也很难探到他的底 。

聪明的人不会为了工作和同事翻脸,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把问题尽可能的在可控的范围内解决掉 。他们不会为了出口气、一时爽,就和同事把关系搞僵,得理不饶人 。
聪明的人不会顾此失彼,为了一方的满足而让另外一方失去平衡 。人最大的智慧就是不要让别人看到你有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
曹操我们都知道,虽然是一位有争议的枭雄,但是其过人的智慧正是所有聪明人身上的共性 。曹操知人善用,为了心仪的人可以委曲求全,为了达到目的又不择手段,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底在哪里,也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个操作是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