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束被老板坑了背后 韩后官网价格表( 二 )


“公司的借口是受疫情影响,业绩不好,但大家不管是前期在公司上班,还是后续居家隔离都是正常办公状态,甚至有些部门居家办公后工作量更大 。”小尼补充说,据他们了解,上美公司业绩并没有受到那么严重的影响 。
对此,《财经天下》周刊向上美集团求证,对方并未对此次扣绩效的问题作出明确回应,只是强调此次疫情期间,上美按时支付了全体员工应得工资及奖金,并对需要帮助的员工提供预支工资,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抗疫小组为员工生活提供帮助,还在“物资最难获得的4月初,为600多名员工一对一配送抗疫礼包” 。
而对于“填隐溪茶馆坑”的问题,上美集团表示,隐溪和上美之间相互独立,相关情况均可在公开信息查询,并强调“上美的资金使用不存在补贴隐溪的情况” 。
潮汕老板发家史上美集团的故事是从2002年吕义雄创办韩束开始的 。
吕义雄赶上了中国国货化妆品创业浪潮的大好时机,从1987年到200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拥有的生产企业数从100家左右迅速增长到了3000多家,一大批国产化妆品品牌随之应运而生 。
2000年3月,出身于中药世家的封帅毅然辞职,在上海创立相宜本草;同年,31岁的孙怀庆立足广东,创立“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丸美 。2001年,曾经当过公务员的郑春影也向化妆品领域发起进攻,将自己的美容中心(伽蓝集团)从沈阳搬到上海,开始生产雅格丽白、自然堂、美素等品牌 。而在此后几年间,卡姿兰、珀莱雅、美即面膜等多个品牌也相继涌现 。
在西安康复路批发市场干化妆品批发生意的吕义雄,注意到了这波创业潮 。

出生于1977年的吕义雄,虽然此时还是个刚满25岁的年轻小伙子,却自带广东潮汕人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已经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 。用吕义雄后来的话说,他属于是“从小就喜欢做生意,没有其他理想和爱好”的那种人,从10岁起他就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做些生意,上学的过程中还摆地摊卖过光碟、经营过盒饭生意、开过便利店 。
2001年末,吕义雄到上海出差,被上海优越的经商环境吸引,于是毅然决定离开经营了3年生意的西安,带着一支8人团队转战上海,立志要自己做一个“让街上卖菜的阿姨都知道”的国货品牌 。
2002年,吕义雄自创的第一个化妆品品牌——韩束正式成立 。彼时,正值国内“韩流”盛行,不少公司都倾向于给自家产品贴上韩国标签,吕义雄将品牌取名“韩束”,多少也有点蹭韩流的意思 。
不过,此时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经被资生堂、雅诗兰黛等众多实力强大的国际化妆品大牌占据,自知无法与之正面对抗的韩束们,纷纷走上了一条涉及定位、渠道等多个层面的“侧面夹击”路线 。
在定位上,韩束绕开了巨头林立的一二线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开始大力拓展三四线城市,发力小镇青年消费群体 。而在渠道层面,吕义雄则敏锐地抓住了那些年间陆续兴起的电视购物、微商等渠道 。
在电视购物盛行的时期,韩束一度与湖南快乐购等全国30多家电视购物频道达成过合作,并自称做到了“电视购物渠道行业销售第一名” 。吕义雄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1年,韩束几乎占了全国电视购物化妆品品类的38% 。韩束就这样吃尽了电视购物的红利,直到2012年9月,才正式宣布进军线下渠道 。
2014年,随着微商行业大火,韩束紧跟着成立了微商事业部,大举进入微商渠道 。尽管后来这种模式由于没有直销牌照,被质疑为“传销”,很快在2015年随着韩束深陷“传销门”风波而逐渐偃旗息鼓,却让韩束收获颇丰 。
有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5年4月,韩束微商渠道销售额高达16亿元,韩束微商事业部更是一度在2014年创下过“40天回款一个亿,4个月做到全国第一”的记录 。韩束因此被不少人冠以了“第一微商”的称号 。
(图源:上美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韩束那几年间的爆炸式增长,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巨额的广告投入 。吕义雄曾直言:“打广告,不一定能做成品牌,但不打广告,很难做成品牌 。”
为此,韩束在创立初期,就邀请韩国明星崔智友担任代言人,后来又先后签约过林志玲、郭采洁、鹿晗、谢霆锋、杨颖、景甜、迪丽热巴等多位国内当红明星,大打营销牌 。
最为大手笔的是冠名各类综艺和影视剧 。2013年1月,韩束赞助了《非诚勿扰》心动女生的环节,没想到一炮而红,于是又在同年11月,集中绝大部分预算,以2.4亿元抢下《非诚勿扰》的冠名 。这波营销效果不错,仅14天后,韩束在淘宝的销量就增加了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