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束被老板坑了背后 韩后官网价格表( 四 )


与之相反的是,上美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可谓“一掷千金” 。2019年至2021年9月底,上美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以及11.19亿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46.1%、45.4%、43.1%,近三年销售费用累计近40亿元 。
花重金买营销似乎是国货化妆品牌的“通病”,但放眼整个化妆品市场,上美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也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已上市的国货品牌——上海家化、丸美股份和珀莱雅在2020年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1.58%、32.33%和39.90% 。
继电视、微商后,上美还将销售重金砸向了流量代言、头部直播带货等赛道 。2019年起,上美着力发展线上销售渠道,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长期合作,同时还建立专职直播团队,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阵地展开布局 。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月,上美与快手主播小伊伊合作,举办韩束&一叶子专场直播,单场GMV达到1303万元 。2021年,其在抖音平台的每月GMV由500万元升至1.6亿元 。在李佳琦直播间中,韩束金刚侠面膜还创下过8分12秒狂销40万盒的纪录 。
2021年,与吴亦凡的解约为上美带来热度,解约当晚大批网友涌入韩束直播间,原本只有几十个人观看的直播,瞬间达到了30万人 。随后,韩束又与中国国家游泳队高调合作,拍摄的短片两天收获5个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达1.3亿 。
搭上电商的快车,上美线上渠道的收益从2019年52.4%大幅攀升至2021年9月底的72.9%,成为其主要收益来源 。相对的,上美的线下销售渠道有所收缩 。2019年以前,其线上与线下的销售额占比可以达到五五开,随着线上渠道的壮大,线下分销商的数量从2019年的965家缩减为2021年9月底的557家 。
尽管怀抱成为多品牌公司的愿景,上美却没有相应的品牌优势,就连凭借新产品进军高端市场的打算也接连落空 。这个凭借电视购物与微商起家,主打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公司,始终不得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青睐 。上美与4000多家屈臣氏门店达成合作,但其产品并没有被放在显眼位置,曾经的爆款产品如红BB霜、金刚侠面膜也已经不见影踪 。
一方面,目前国内化妆品高端市场已被外资品牌占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分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 。而另一方面,新锐国货品牌不断涌现,自2018年起,韩束与一叶子已经完全从天猫双11的美妆TOP10榜单中消失,而完美日记、花西子、薇诺娜等后起之秀接连上榜 。就连相隔十万八千里的饮料行业,也想在护肤化妆赛道分一杯羹,近年来美颜玻尿酸饮品更是层出不穷 。
吹过头容易翻车在负重高额销售费用前行的路上,上美并不孤单,成立16年、上市四年半的“老牌”珀莱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
近年来珀莱雅的销售费用逐年增长,从2018年的8.86亿元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19.91亿元,销售费用率也节节攀升,从37.52%跃升至42.98% 。财报显示,大部分销售费用被用于形象宣传和品牌推广投入,在明星、KOL和主播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珀莱雅迅速收割大批年轻的消费者,一跃成为“国货之光” 。
但好景不长,一则防晒品测评视频将珀莱雅送上热搜 。4月27日,一位博主发布防晒测评视频,指出珀莱雅的明星产品羽感防晒防护力差、成分有问题 。不久,又有网友添柴加火,爆料该产品“有闷痘闷闭口的风险” 。消费者对珀莱雅展开激烈讨伐,纷纷表示“没有防晒力度还能叫防晒?”
尽管珀莱雅反应迅速,隔日便发表声明,承认部分批次成品存在差异,并表示开启售后 。不少曾为其带货的博主也相继道歉,表示可以凭订单办理退货 。
但愤怒的消费者并不买账 。声明评论下,有人提出珀莱雅的过度营销属于欺骗行为,更有人直言不讳“别买水军了” 。此外,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羽感防晒,“翻车”“退款”“闷痘”“塌房”等关联词自动出现,页面中再也不是清一色的好评与推荐,用户们纷纷晒出退款截图 。
羽感防晒于2021年上市,50ml规格的售价为169元 。这款主打“羽毛般轻盈质地、多重防晒兼具美白功能”的防晒产品,曾频繁出现在KOL的种草清单、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中,并被称为“国产防晒天花板”“夏日续命符” 。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羽感防晒仅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就累计达9184万元,而珀莱雅旗下另一款产品帆船防晒霜销售4226万元,几乎为前者的一半 。而2022年1月1日至3月9日的短短三个月内,羽感防晒产品在珀莱雅天猫旗舰店的累计GMV就已达41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