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束被老板坑了背后 韩后官网价格表( 三 )


之后尝到甜头的韩束成为各种综艺和影视剧的头号赞助商之一 。2015年,韩束先是以5亿元巨资续约了《非诚勿扰》,直接创下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投放新高,之后又冠名《蒙面歌王》、《花样姐姐》等多个热门综艺节目 。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美在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以及万达、晶茂院线等平台的广告投入金额就超过了10亿元 。
而在之后的几年间,上美始终坚持着这种“高举高打”的广告策略,在《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十而已》、《安家》等多部热播综艺和电视剧中,都少不了上美旗下产品的身影 。
这也是当时多数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常见操作 。同样以“韩”字开头的化妆品品牌韩后,在韩束冠名《非诚勿扰》之前,就以过亿元广告投入冠名过该节目 。
但韩束不同于其他国产化妆品牌的,或许还在于它有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创始人 。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吕义雄都以“爱吹牛”著称 。他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公开上美集团的成绩和布局,也不时点评中国化妆品行业,还说过很多豪言,有些甚至看起来肆无忌惮,不着边际 。例如2015年一叶子上市时,他曾在朋友圈喊出“五年内一叶子年零售要到130亿、年回款60亿”,又如2016年,他又在朋友圈大喊“7年内,上美的化妆品板块要综合目标做到毫无争议的第一,力压宝洁、欧莱雅”……
这些吹过的“牛”中,有些实现了,有些没实现 。但那些年,吕义雄的确意气风发、自信张扬,走路带风,而上美也确实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上美的销售回款从3亿元快速增长至48亿元 。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韩束以2.6%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化妆品企业 。
不仅如此,凶猛扩张中的上美还在2015年第一次得到了资本的青睐,获得了4亿元融资,直接创下当时本土化妆品企业最大一笔融资纪录,投资方是联新资本、中信资本以及上海家化前董事长葛文耀联合创办的希美资本 。
也是在这一年,吕义雄将公司的名字从“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始集团化运营,并第一次提到了公司的上市计划,放言“计划在2018年完成上市” 。
成立20年还在“吃老本”吕义雄“2018年完成上市”的雄心终究是落空了 。作为具有20年历史的老牌国货,曾创下40天销售一个亿战绩的“第一微商”,上美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充满坎坷 。
纵观国内大型老牌美妆公司,还没上市的所剩无几 。同期成立的丸美、御泥坊、珀莱雅均已登陆A股,较晚成立的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也成功上市 。直到2022年1月17日,上美集团才终于递表港交所,姗姗来迟地迈出步伐 。此时距离吕义雄在朋友圈“口出上市狂言”,已经过去近7年 。
这并不是上美第一次尝试向资本市场冲刺,2021年2月,上美集团曾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A股上市,但随着A股上市的条件愈发严苛,这家雄心壮志的公司转而冲刺港股 。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上美的业绩持续向好 。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营收分别为28.74亿元、33.81亿元以及25.95亿元;同期经调整后的利润为1.14亿元、2.64亿元以及2.84亿元 。
此次上市,上美喊出“多品牌战略”的口号,提出扩大业务范围、细分市场 。纵观上美这些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家公司一直在孵化新产品,试图打破品牌单一的局面 。2019年以来,上美相继推出针对敏感肌肤的“高肌能”、孕妇专用护肤品“安弥儿”以及洗护品牌“极方”,希望收割更多消费群体 。但效果并不好,新品的合计收入仅占总营收的10%左右 。
【韩束被老板坑了背后 韩后官网价格表】自韩束“红BB霜”之后,上美很久没有再造爆品,这个发展20年的老牌国货还在“吃老本” 。打开韩束官网可以看到,2012年上市的“红BB霜”仍在占据“本店BB霜热销第一名”的宝座 。
而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三个品牌合计贡献总收益的九成左右,是上美的三大摇钱树 。其中,韩束贡献的营收还在逐年升高,从2019年的32%升至43.8%,几乎撑起了上美集团营收的“半壁江山” 。
(图源:视觉中国)
上美在产品推陈出新方面略显乏力,与其“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密不可分 。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的研发经费逐年下降,仅在7000万元至8000万元左右,投入比例低于3% 。尽管上美声称这一数据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与研发费用过亿的上海家化、贝泰妮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