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 二 )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
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