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500字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 四 )


这也清楚告诉我们,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由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是受到儿童的敏感性和儿童的本能来指导的 。而当外部环境与支配儿童发展的内在本能相悖时,就会引起儿童心理的失调和畸变,其结果可能会伴随他一生 。
外部秩序:儿童总是通过外部物体的秩序去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 。儿童有两重秩序感,一个是外部秩序,一个是内部秩序 。幼小的儿童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秩序的热爱 。他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有秩序井然,杂乱无序的环境会使他心烦意乱 。他会通过哭泣、叫喊,甚至是生病来表达对杂乱无序的不满,这里有一个来自现实生活中婴儿的案例:
有位小女婴习惯于躺在一张有点倾斜的大床,床对面是一张铺有黄色台布的桌子 。有一天,有一位客人来家做客,这位客人随手把阳伞放在桌子上 。于是这个婴儿开始焦虑不安起来,她盯着这把伞开始哭泣 。大人以为这个小女孩是想要这把伞,但当客人把阳伞拿给她时,她却把它推开了 。阳伞又被放回桌子上,小女孩继续哭泣,不停地挣扎 。最后,她的母亲把阳伞放在门外,她就平静下来了 。她之所以焦虑不安的就因为那把阳伞放错了地方,这严重违反了这个小女孩需要记住的那些东西摆放位置的通常秩序 。
对小孩儿来说东西总应该放在它应该放的地方,自然已赋予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让他可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到一个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儿童自己去适应环境 。
内部定向:内部秩序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各个部分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可称之为“内部定向”,也就是说,儿童天生有一种与他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 。当原有的姿势和位置被打乱后,儿童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发脾气,甚至生病 。请看如下案例:
一位保姆在离开她工作的家庭时,给她之前照顾的小孩儿找了一个能干的新保姆来代替她 。这个新保姆以为这个工作很简单,但是她在给小孩儿洗澡时却遇到了麻烦 。无论何时,只要这个新保姆一给小孩洗澡,这个小孩就变得不安和绝望 。他不仅哭起来,还试图推开这个新保姆 。这位新保姆做了她能想到的一切,但是小孩仍然讨厌她 。但当以前的保姆回来后,这个小孩就变得安静了,很明显也喜欢洗澡了 。于是,之前的这位保姆极具耐心解读儿童不完整的语言 。这个小孩已经把新保姆当成坏人,可是为什么呢?因为新保姆用相反的动作给他洗澡的 。于是,两位保姆比较了他们给小孩洗澡的方式,并发现了这个差异:第一位保姆用右手靠近他的头,左手靠近他的脚;而第二位保姆则相反 。
智力发展:之前有人认为为儿童的智力是慢慢地从外部发展起来的,像一只空瓶,有待填塞 。诚然,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重要,而儿童的内在感知同样也很重要 。儿童具有一个渐进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几乎持续到五岁,帮助他从环境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使他具有惊人的能力 。儿童开始时一无所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像一个有生命的八爪鱼在慢慢舒张 。
一个出生四个星期的婴儿,有一天正好看到他父亲和他叔叔同时出现在他面前 。这两个人身高、长相都差不多,这个婴儿因此大吃一惊,害怕看到这两个人 。他父亲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婴儿的恐惧呢?于是,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他俩就一直分开,一个左边,一个右边 。这个婴儿转过头来看着一个,对他凝视一会儿就突然笑了起来 。但后来,他突然又变得忧虑起来 。他迅速地转过头看另一个人,只看了一会儿,他也对另一个人笑了 。他重复把头左右转动了很多次,脸上交替出现忧虑和宽慰的表情,直到他终于意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为止 。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正处于构建自己内部模式,并通过识别图像把他们固定在记忆中,并由此高兴和平静地进行着内部构建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人不要粗暴地打断他 。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5
就算再汹涌的海面,也会有平静的一角;就算再荒芜的小岛,也会藏着救命的“稻草”;就算再黑暗的天堂,也闪烁着微弱却耀眼的星 。生活是充满荆棘的,但只要你不放弃,时刻怀着一颗积极感恩的心,你总能遇到那些善良美好的事,触摸到冬天的温暖 。
相信很多人都对阿廖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没错,他就是《童年》的主人公,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化身,是带领着我们在黑暗中勇敢走下去的明灯 。阿廖沙的童年与现代的我们相比,那可是艰难多了 。生活的困苦与现实的黑暗时刻紧逼着他那颗幼小的心 。但是,虽然那么幼小,却又那么坚强乐观,那么顽强无畏,那么伟大以至于令人佩服 。他在痛苦、屈辱的生活中,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坚信并寻找着那如死一般黑的夜里的点点希望之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