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课标改革学习心得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校新课标改革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
学校新课标改革学习心得1
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 。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经过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对于初中地理新课改有了些许心得和体会,也发现了新课改的一些不足之处 。
一、教材的改变与教辅材料的落后
(一)教材的改变
今年初一地理教材与往年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取消了课本中对于重点内容的总结
新教材中已经取消了旧版本中各个章节重点内容的文字表述 。在旧教材中,较易把握,而在新教材中,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

这个改变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尝试,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自主学习去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学生不论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堂的领悟能力、学习基础来看都无法达到新教材设计的初衷,再加之高一地理的学科地位,这种改变反而加重了教师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负担 。
2、取消了一些基本知识的铺垫
在旧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第一节课文都会对本单元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学习,再引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简而难,例如:旧教材《世界的海陆分布》中的比较 。新教材中则取消了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这种内容上难度的突然增加使得学生无法适应学习这么抽象的内容,他们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充旧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和学生课堂的学习量 。
3、案例、活动的增加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案例和活动的大量添加则是一个创新之处 。新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 。另外,个别活动的问题设计不科学,有些问法太简单 。
(二)练习与课改的不同步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都必须有相应的辅助措施,这次进行的新课改对于教材的改变只能说差强人意,但是练习和配套的地理图册则没有任何的改变 。其中所采用到的图片、例题可以说和往年没有不同,没有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问法还是老一套 。因此,没有一套与新课改相匹配的习题,使得教师在课后的知识巩固手段上更加捉襟见肘 。
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而新课改则改变了这种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评定引入了大学的学分模式,除了以卷面测试来评定学生外,还加入了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过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平时作业(完成质量)、探究活动、平时测试(进步程度)等确定分数,最终由学习过程评价和模块考试两者分数之和来确定学分 。
应该说,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也就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相对于以前的传统评价模式更科学、更全面;而且学分制的提出,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今年是海南省再次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年,各个学校都在实施和探索中,但是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指挥棒,那就是初中地理会考 。只有初中地理会考的改革,才能很好的解放学生和一线教师,才能更好的执行新课改,在会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之下,新课改也是很难进行下去 。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基本上课堂属于满堂灌 。而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更强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通过教师的逐步启发,结合课本案例,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
其出发点,无疑是很好的,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很高:
1、学生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
2、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广、渠道多 。
而从实际情况看,能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也许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学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 。
以上是我对于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初中地理新课改的一些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不妥之处,请指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