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楷书四大家( 三 )


考察书体的产生 , 并不是看像不像这种书体 , 而是要看是否具备了这一书体的基本笔法 。比如早期的隶书从形体上看并不像成熟时期的隶书 , 是篆隶交融的 , 但其中已具备了隶书的基本笔法 , 或者说已经有了隶书结体的成分 , 虽然此时还不是完全的隶书 。早期的楷书也是一样的 。早期的楷书有点像行书 , 也像隶书 , 有的还像草书 , 但其中楷书的笔法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 。钟繇只不过是进一步地提纯、加工、整理 , 形成了其独特的楷书面貌 。他把楷书的成分加重了 , 楷化了 , 其实是一个混合体 。
之所以说当代楷书中有行草化、有隶书的笔意 , 不是当代书家所特有的 , 如果追溯到楷书的源头 , 楷书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的 。钟繇楷书是多种书体的混合 , 到王羲之楷书 , 已经去掉了隶书的尾巴 , 结构也拉长了 , 提按顿挫等节奏感也比较丰富 , 但还是保留了一些行草笔意 , 有些笔画还有连带关系 , 这才形成了王羲之楷书的生机与变化 。如果把王羲之楷书写得很呆板 , 显然是不行的 。
在楷书的不断规整中 , 早期是楷隶相间 , 再逐步进化 , 隶书的笔意由多变少 , 由少到无 。严格地说 , 唐初欧阳询的楷书中有些笔画还是保留了一些隶书的笔法 , 尤其是钩画 , 而到了柳公权 , 其楷书就没有隶意了 。因此 , 楷书不断规整的过程就是逐步消减隶书的过程 。
魏碑有摩崖、碑碣、墓志铭、造像记等形制 , 不同的形制指向不同的用笔 。比如 , 摩崖石刻多为篆书用笔 , 易于表现大气象;墓志铭字号很小 , 也很少出现像摩崖的写法 , 圆的东西较少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南北楷书的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 , 随着南北风格的不断交融 , 至隋统一 , 南北书风进一步融合 , 就出现了像《龙藏寺碑》等楷书面貌 , 其已基本具备了初唐楷书的样式特征 。当然 , 《张猛龙碑》也是较为成熟的楷书 , 从《张猛龙碑》到《龙藏寺碑》 , 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楷书的动态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风格特征 , 逐渐形成了唐楷最早的面貌 。
二、唐楷的历程
简言之 , 唐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从瘦硬到肥硕 , 然后再回到瘦硬 。初唐的楷书崇尚瘦硬 , 来源于隋代的楷书审美 , “初唐四家”的楷书均以瘦硬为主 。盛唐颜真卿楷书较为肥硕 , 至柳公权楷书 , 又回到了瘦硬 。柳楷的瘦硬并不是简单的回归 , 而是另一种审美的体现 。
有的学者认为 , 颜楷呈现肥硕、雄强的体态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 。因为将瘦硬的笔画刻碑易于风化 , 风化后线条就不清晰了 , 粗壮的线条受外界风化的影响会小一点 。这一观点暂时撇开了盛唐气象 , 是从书法的本体而言的 。当然 , 颜楷的出现 , 并不单纯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 , 而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李邕对“二王”行书的发展 , 也带来了楷书的变化 。学唐楷 , 要清楚这一变化 。学初唐楷书 , 线条一定要提炼 , 因为它本身没有多余的笔画 , 就是比较精练、干净的线条 , 当然 , 其结体是趋长的 。我们现在很容易把唐楷写得很呆板 , 或者过于规范 , 所以 , 一定要挖掘楷书中变化的元素 。
社会风尚也好 , 风化也好 , 自身原因也好 , 无论是什么原因 , 颜楷的出现 , 将唐代楷书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用笔上更为丰富 , 有一些篆籀笔法 , 这是初唐楷书所不具备的 , 体现出另外一种气象 , 同时也为当代楷书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这一气象 , 和当代是吻合的 , 这也是为什么颜真卿楷书在当代入展相对较多的原因所在 。因此 , 颜真卿楷书是可以去进一步研究的 。去年又出土了一块颜真卿书的早期墓志 , 可见其早期楷书风格也是瘦硬的 , 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雄强的 。

推荐阅读